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555章 无为而治(3/3)

第555章 无为而治(3/3)

上一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成什么器。”

杨亮功还回忆说:“胡先生在学校积极提倡学生写作,他认为这样可以引起学生读书兴趣。学校创办有吴淞月刊。当时学校教授中作家甚多,影响所及,学生方面亦创办有许多刊物如野马等。”

此外,胡适还非常支持学生自己创办的中国公学三日刊。1929年底,针对一些学生对于某一学生组织用“中国公学”名义办此报刊的疑问,胡适公开表示:私人组织可以用“中国公学”名称,并且说美国著名大学的刊物都是如此。他还强调:学校不会干涉中国公学三日刊的发展,学生会也不会干涉。

胡适还为该刊题写了1930年新年贺词:“种种从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更悲哀。从今后,要那么收果,先那么栽。祝大家新年进步”

胡适深知图书馆对于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他很早就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胡适留学美国时,对美国的图书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康乃尔大学读书期间,胡适曾“作一书致图书馆馆长harris君,许添设汉籍事”。1914年1月,胡适在留美学生年报上发表美国大学调查表例言及藏晖室杂录。杂录第四部分对藏书30万册以上的美国大学图书馆概况做了统计。同年9月6日,胡适还游览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十分欣赏该馆100余万册藏书,“任人观览,不取资”的做法。

胡适对美国的图书馆与中国的藏书楼之间的巨大差距感慨万分,他在1915年2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为此,他发下大愿“吾归国后,每至一地必提倡一公共藏书楼。在里则将建绩溪阅书社,在外则将建皖南藏书楼,安徽藏书楼,然后推而广之,乃提倡一中华民国国立藏书楼,以比之英之大英博物馆,法之国家图书馆,美之国会图书馆,亦报国之一端也。”

胡适认为建立图书馆是报效国家的一种方式,此后他便终生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图书馆建设。

1922年7月6日,胡适与蒋梦麟一起就日本赠款用途拟定计划,其中第一条就是“设东方历史博物馆及图书馆”。

1925年4月,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胡适捐款以示支持,并担任了协会董事兼财政委员会委员、索引委员会书记。

1930年6月初,他在中国图书馆协会本年度年会的讲话中指出,良好的教师可遇不可求,图书馆则可求而可得。能够供给真正知识的,图书馆才是真正的教师。

他在中国公学期间,对设在上海的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进行了整顿扩充,每日到馆学生有百余人。同时,校图书馆一改以往无任何统计的积习,计划进行各项统计,包括各系学生借书统计表、借出各种书籍分类比较表、各年级学生借书比较表等,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