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言情小说 > 从水浒开始修炼 > 第287章 大明礼法(3/4)

第287章 大明礼法(3/4)

上一页从水浒开始修炼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云中为根基,继续北上伐金。”

“燕云以北主要是草原,分布着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北伐那里的话,遇到的阻力会更大。”

“这一步可以缓一点,在收复云中和接收宋国各地后,应该返回燕京,立刻登基称帝。”

维持宋国朝廷就是为了接收地方,朱武见这件事进展良好后,很快就有了废除宋国朝廷、登基称帝的想法。心思也逐渐由抗金,转向国家治理:

“金国南侵虽败,但是实力犹存。”

“北伐灭金的事不急于一时,最重要的是治理地方,支撑将来战斗。”

“必须要集合整个中原的人力物力,用于将来北伐!”

起了这个想法,朱武决定把应该在靖康二年举办的科举,继续举办下去。同时用明国和宋国的办法,举办这次考试。

作为区分,考取明国科目的考生,按惯例授予文士武士。考取宋国科目的考生,被朱武授予进士身份。并宣布在以后废除宋国科举科目,只举行明国科目考试: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考校宋国科目了,以后就完全用明国的办法,招收文武进士——”

“让天下的学子都知道,以后要按照明国的考试科目学习!”

出于这个考虑,朱武对明国的科目仍旧抓得特别紧,但是对宋国的科目,却是放得特别松。只要通晓文字、试卷上没有明显差错,朱武就把他们取为特奏名,授予正九品儒林郎或从九品文林郎散官,放到学堂培训。

在东京城颇有影响力的太学生,也被朱武用这次考试一网打尽。除了参加科举考取进士的,其他人同样在经过一次考试后被授予特奏名,转为学堂学生学习。太学也随之被转变为东京大学堂,纳入明国体系。

如此一来,明国一下子多出数千名预备官员,先前接收地方时还遇到的阻碍,很快荡然无存。各地的官员都知道,即使他们都离职,明国也拥有足够的官员接替他们的职位。他们这些在明国没有功名的官员,自然不敢因为投靠明国不及时,失去身上官位。

同时,那些新出炉的预备官员,也积极为明国立功。他们在当地大多颇有影响力,在衣锦还乡回到地方后,很快就说动当地的官员和百姓,改易明国旗帜。

这样一股风潮下,朱武在靖康二年四月带着明国大臣和宋国君臣返回燕京时,宋国二十四路,都已在明面上臣服明国。许多宋国官吏也摇身一变,成为明国官吏。

形势一片大好,朱武却知道这样的统治很不牢靠,决定乘着势头,正式登基称帝:

“如今大势在我,天下无人反对。不在这个时候登基称帝,群臣失望不说,地方上想要称帝的野心家,也会层出不穷。”

“必须要尽快定下君臣名分,约束地方官吏!”

定下君臣名分后,地方上如果有人再起兵,就是在造反作乱。朱武能名正言顺谴责,派兵剿灭叛乱。

所以,朱武在返回燕京后,在群臣拥戴之下,于当年五月一日,正式登基称帝。

早已在燕京南郊建造天地坛,朱武在祭祀天地、正式登上皇位时,陡然感觉有一股伟力,加于自己身体。不但天地在他的眼前变得清晰,多年没突破的境界,也就此悄然而开,似乎只要他想,就能突破到金丹境界。

不过就在这时,朱武却感觉到一阵心悸,似乎自己在此时突破金丹境界,会迎来危险劫难。考虑到此时在登基称帝,朱武放弃突破,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完成此次祭祀。

随后,朱武正式定国号为明,以洪武为年号,追尊四代祖宗为皇帝,立扈氏为皇后,封赏有功之臣。

群臣恭贺声中,朱武接受了以赵佶为首的宋国君臣献上的降表,将整个宋国的土地,彻底纳入明国。下诏废宋国道君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从水浒开始修炼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