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国姓窃明 > 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3/4)

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3/4)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其他人原先犯了多大罪,杀了张献忠就免罪!还封侯!”

而且,如果是孙可望、李定国,在将来某个张献忠穷途末路的时刻,选择了杀父自保,沈树人也是乐见其成的。毕竟孙可望李定国还能挽救一下,没必要给张献忠陪葬。

历史上大西军下面的将领,还是有一定抗清民族气节的,只诛首恶是最好的。

听到这一步,崇祯终于动摇了。

确实,沈树人帮他解决了面子的问题,给了个台阶下:张献忠是有高于其他流贼头目罪恶程度的理由的,对张献忠特别痛恨,并不会让皇帝额外丢人。

皇陵被毁罪己诏都下过了,该丢的脸早就丢过了。

熊文灿案的最终盖棺定论,也还能操作,怎么看面子都能保住。

最关键的是,沈树人这个策略,是私底下献的,皇帝不丢脸。

“十户之邑,必有忠信。朕受教了,你先退下吧,朕好好想想。”崇祯不想当面做决定,他不想在臣子面前丢人。

沈树人知道这时候不能再劝,也就顺势退下。

……

两天之后,殿试正式揭榜的日子。

魏藻德果然当了状元,高尔俨这个历史上后来降清当了汉奸的家伙,也因为蝴蝶效应,被从探花提到了榜眼。

原本的榜眼葛世振,则因为言辞比较务实,被黜落到了二甲,变成了传胪。

原本第五十七名的方以智,被沈树人连累,因为政治态度比原本更务实了一些,也不受皇帝待见,落到了五十九名。

沈树人则光荣地垫底,总榜第六十名,二甲最后一名。

但朝野上下,都知道了他被黜落的原因:他对皇帝犯颜直谏、实事求是,才导致排名靠后了。

一番忙活下来,沈树人最终还是顺利得了进士出身。

而他也知道,皇帝后续会给他升官的,只是升官的理由要遮掩一下,这样才能给皇帝遮羞。自己的实际前途,绝对比那些徒有虚名的状元还好得多。毕竟自己是偷偷帮皇帝干脏活的人,还不为外人所知。

又过了几天之后,崇祯悄咪咪下了一道旨意,假装跟之前任何臣子的劝谏都没关系、完全是皇帝自己想到的。

旨意的前因后果,无非是这样的:

皇帝说自己被祖宗托梦,说凤阳祖陵被毁已有五年,列祖列宗魂魄不得安稳。他愧为人子孙,觉得五年前下的那道关于祖陵问题的罪己诏还不够透彻,所以追加了一些盟誓。

崇祯在太庙对列祖列宗盟誓:

凡诛杀张献忠者,若自始为明臣,可封公爵。

若曾从贼者、后来反正,亦可封侯。

此誓对除张献忠亲子之外,天下一切人有效。(张献忠目前也没亲生儿子)

也就是说,哪怕是李自成杀了张献忠拿人头来献,也能封侯。

崇祯到这一步也是彻底想通了:赦免李自成有什么好怕的?他真要是杀了张献忠,好歹也是把流贼势力削弱了一半,赦免就赦免了呗。

大不了李自成要是真的再有狼子野心,下次再作乱时再讨伐他好了。不管怎么说能拿到这赏赐,张献忠已经先死了,流贼也分化内斗了,朝廷又不亏,何必吝惜赏格呢。

做皇帝不能太刻薄寡恩。

当然,崇祯还是有点忸怩,在太庙盟誓的最后加了一句:

若是将来张逆已经兵败陷入绝境被围,其麾下贼子因势穷才临时起意、杀主来投。那就不能封侯,只能免除前罪、保证绝不追究。

这也是崇祯最后的遮羞布,防止流贼“能抵抗就抵抗,到最后实在抵抗不了再杀主投降”刷功劳骗取侯爵。

写得这么详细,也大大增加了太庙盟誓的可信度。相信天下流贼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