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长乐夜未央 > 4、议论、遗忘(2/3)

4、议论、遗忘(2/3)

上一页长乐夜未央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弘羊十三岁便有神童之名,辩才自然无碍,虽然知道杜延年所说不无道理,但是,真想辩驳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在朝中多年,他岂是真地不知规矩?方才是气郁难解,杜延年又是晚辈,他便借着由头泄一通,此时,自然不会、也不屑再与他争下去,只是紧紧地盯着霍光,要他给个说法。

见桑弘羊平静下来,霍光抬手示意他入座,却没有说话,依然用食指轻点面前的漆几,显然是在思忖。

桑弘羊纵然愤慨,也不敢过分违逆大司马大将军,于是,哼了一声后,他还是在田千秋的左手边坐下,脸色依旧是愤愤不平的阴沉之色。

“我也知,御史所忧乃是实情。”霍光很诚恳地对桑弘羊点头,让这位御史大夫总算是缓了几分脸色,然而,尽管是如此说了,霍光地眉头却始终没有松开,稍稍沉吟之后,他慢慢地对桑弘羊及室内诸人道:“各位皆是贤达之人,自然也知,幼公之谏并非虚辞。本来少主在上,光自知不肖,既担社稷之重,岂敢兴事?只求安守先帝之制,无愧先帝所托!”

这番说得在座众人皆是心有戚戚。

今上总是沉静寡淡的模样,年纪虽小,却着实让人看不透——

这种情况最让人紧张。

他是天子,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为人臣的都不会愿意背负不忠之名。

毕竟,汉定天下已经百余年……——

如今已不是但问才具、胆识的乱世了!——

太平之世,忠义当道。

“……然上以为,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朝廷不能有所对。”霍光轻叹,抬手向侧厢记录的佐吏示意,随即,那名佐吏便将一份书牍呈到霍光面前的漆几,霍光看了一眼,双手转交田千秋:“这是上亲笔所书。侍中连夜送到我府上。”

田千秋没有看过天子的字。因此,听说是今上亲笔,便不由多看了一眼——清新隽逸、精致规矩,却透着一丝不食烟火气地疏离。

都说字如其人,果然一点假。

“朕以渺身获保宗庙,战战兢兢,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诵《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高第各一人。”

天子地诏书写得颇有些小心翼翼的感觉,让田千秋隐隐心惊。

将诏书递给桑弘羊后,田千秋抬眼看向霍光,欲言又止。

霍光原本就在看着他。一见他如此,立刻就道:“君侯有话便直言!”田千秋却摇头:“待诸君都看过再说吧!”霍光便不再坚持。

关系切身利益,桑弘羊自然不会有丞相一样地淡然,看过之后,便冷笑:“大将军与上真是君臣同心。”

霍光没有在意他的说法,微笑不语,待所有人都看过了,才道:“诸位以为如何?”

因为是今上之意。众人一时也不敢轻易评价。片刻之后,才有一人轻声道:“先帝即位。建元之便诏举贤良方正极言直谏之士,问以治道……”

众人如梦方醒。不由看向霍光。

霍光点头:“然也!不过,上想问地非治道。而是民间疾苦,教化之道……”

“教化!”桑弘羊冷哼一声,“儒生噫语!”

霍光终于忍不住微微皱眉,最后还是没有多说,只是淡淡地道:“诚然,诏问贤良,纵无良策,亦可稍安民心。”

这句话让桑弘羊不由挑眉,看了看霍光,终于没有再说意气之言,而是郑重拜言:“大将军所言甚是。仆亦出身小民,岂不知民之苦?然,盐、铁等务皆国家大业,安边制夷皆赖其资,弘羊无能,再无良策,岂敢轻废,而毁先帝之业?”

桑弘羊提及先帝,霍光不能不起身答礼,他深深拜,郑重回答:“御史大夫为国谋利,仆岂不知?国家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长乐夜未央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