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搀扶下走下车撵,抬头望着方圆叹息道:“方圆放了盖老,有什么冲朕来。”
望着那何止苍老了十岁的天子,方圆心里突然很不是滋味,放开了天子口中的盖老,一句“陛下安好?”却哽在喉咙说不出。
物是人非。
当年君臣分别,还在那兴庆宫里,君王高坐九五之位,下臣奉命寻觅蓬莱仙岛。
如今君臣再见,却在避难途中的官道上,君王站在地上,已非臣子的下臣凌空而立。
严阵以待的将军将士直到听到陛下声音才知道陛下下车露面,一时间刀枪紧握将天子团团围起,盯着方圆视死如归。
李隆基萧瑟一笑,挥了挥手道:“都退下吧,你们挡不住他的,他也不会行刺朕。”
在李隆基看来,方圆此来当然是兴师问罪,他完全可能理解,若换做是他也会如此,说不定比方圆还要落井下石,因为至少方圆没有仗着修为乱杀一气,仅仅扇了出言不逊的盖老一记耳光而已。
至于方圆行刺,那是万万没有可能,他李隆基虽在避难但还是大唐天子,龙气尤在,乃修仙者克星。他这个大唐天子,凡夫俗子反而可以行刺,修仙者但凡露出歹意,龙气便会自主守护。
任你修仙者再强修为,在龙气面前也是纸糊一般。
“陛下!”禁军哪敢听令,反而围得更紧。
李隆基当然感动,只好正色道:“众将听令,朕命令你们退开,给方圆让出道路。”
虽无颜以对,但方圆既然来了,理当见上一见。说到底终是大唐亏欠于他……
“遵命!”禁军再不情愿,也只得让开道路。
方圆心中一叹,飘然落地,在两侧将士虎视眈眈的目光下,走向曾经的君上。
阔别六年之久的君臣终于近身相见。
沧海桑田,颇为尴尬。
方圆不言不语不拜,静静地望着白发横生、一脸苦笑的大唐天子,心中突然有些悲凉。
当年的陛下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李隆基带着自嘲笑道:“方圆,别来无恙?”
方圆喉咙发痒,眼眶发酸,可龙雀卫六年遭遇摆在那里,岂敢忘却。
“叛逆方圆,魔门圣子,见过大唐天子。”
李隆基自听得出方圆话里的怨气,的确是他愧对方圆与龙雀卫,可若回到那时再选一次,他依旧会舍弃龙雀卫。帝王无情,帝王亦会身不由己。若他不是大唐天子,他定会指着龙门鼻子痛骂,为龙雀卫讨回公道,可谁叫他是大唐天子。
他问心有愧,但无悔!
李隆基苦笑:“你小子是专门来寒掺朕的。”
方圆无声地摇了摇头。此情此景他心里何尝又好受?
方圆强笑道:“安禄山已经替龙雀卫出气了。”
左右脸色微变,李隆基却是哈哈大笑,“连化神境的盖老都能随意拿捏,你小子果然不愧为巫延先生高徒。”
李隆基心里明白,方圆能如此直白地提及安禄山,证明心里并没有那般恨他。
听到李隆基提起师父,方圆不由得一阵恍然,尤记得当年初来乍到,被千面幻君逼入绝境,就是凭那块师父给的蟠龙玉佩,得陛下另眼高看,入朝为官。
方圆自嘲道:“被龙门困在东海六年,到底是给师父丢脸了。”
左右禁军将士不是傻子,从方圆与天子的话中听出了玄机,原来当年另有隐情,方大将军当年是被龙门所害,并非真正的魔门圣子,那么龙雀卫也就不是魔门走狗?
李隆基怅然一叹,“如今修为这般高,朕真心替你高兴。行了,笑话你也看了,该有的阵仗也给你摆了,既不是来寒掺朕,就回去吧。”
二人相见,终是尴尬。李隆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