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章皆有威名。当时儿啼不止。其母呼两人者名。而儿啼止。”
王郁:“贼众我寡,正当折其锋以安众心,然后可守,此张辽所以破合肥也。”
苏籀:”错捐金带子舆台,李典张辽安在哉。济溺我应知大略,摧锋人自得高才。“洪迈:“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
叶适:“孙权十万攻合肥,守者七千。旁无近援,固已不自保。而辽乃募士八百,击其未合,以至尾追,几获大丑。非*之智,无以使张辽;非辽之勇,而明亦不能自任。胜负成败,盖诚以人,不在众寡。士常如此,则立于积衰甘弱之地,为预怯莫前之,以自附于明哲者,可察矣。”
陈元靓:“天造草昧,君子经纶。笃生晋侯,为魏元臣。千载嘉会,一代伟人。风云千载,孰继后尘。”
朱元璋:“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下,使有谋臣如攸、,猛将如辽、合,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
赵翼:“其以少击众,战功最着者,如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兵十万。”
曾国藩:“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英布、王霸、张辽、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扩廓贴木儿等,战将也。”[9]王歆:“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从征柳城,格斩蹋顿;并镇合肥,突权麾下。以八百破十万众,贲育不过其勇也。合肥之战,胜不侥幸,乃得“急”、“裂”二字。急者,料敌于先,乘敌不备,破敌未合。权以重兵来犯,以为当者披靡,城守皆深沟高垒,不敢出应,是以惰将统骄卒。逆而击之,安得不破?裂者,募敢死士,以寡凌众,以强践弱,前指渠魁,立夺三军气也。设权杖槊当道,被矢不退,大之势在,则辽必无功矣。不体天,不察地,不知我,不料敌,是权在合肥之谓也。辽既破贼,长屯居巢,以慑吴人,是魏武之能用人也。世多名将,鲜能终始,时移势易,胜负难以逆料。而“张辽虽病,不可当也”语,是真畏敌也。辽能全功,或端赖权之功耶?一笑。”
罗贯中:“杀江南众儿,张辽名字透深闺。才闻乳母低声,夜静更阑不敢啼。”毛宗岗:“张辽之守合淝,其真大将之才乎!大将之才三:既胜而能惧,是其慎也;闻变而不乱,是其定也;乘机以诱敌,是其谋也。宜其为关公之器重欤!惟大将不惧大将,亦惟大将能知大将。”
梅公毅:“为将之道,胆欲大而心欲细;胆大则勇,心细则智,所以能战胜攻取,即有不利,亦不至一败涂地。三国时将材,可当此者,魏之张辽,汉之赵云而已。”
韩兆琦:“不仅智勇双全,而且为人忠厚坦诚。在曹魏武将群中,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典范。”
张辽的军事表现受历代所尊崇。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张辽止啼”一语。公元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4]。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及至公元112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张辽[44]。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张辽亦位列其中。另外,日本俗语中有所谓“辽来来(辽来々)”一语,正是来自张辽止啼的典故[45]。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