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贱命如同草芥,不值得珍惜。可是草芥一年长一次,但是一代贱民想要长起来,没有时间怎么行?>
曹操一口气将青州三十万人吃下肚,肥得拉屎都喷油,可是二袁连番战打完,转战了几个战场,难道会一点死伤都没有?>
这根弦已经绷得很紧了!>
为什么事前就没有人发觉?那么这件事情,难道曹操看不明白?>
鲁肃吸了口气,心中忽然有了点明悟。>
不是不明白,而是在那个时候,不得不如此!>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了,曹操为什么在山东得不到补充?>
按照道理来说,曹操不应该是代表了大汉,代表了天子,代表山东江北的士族首领么?>
这其中蕴含的问题,就不得不让鲁肃想起了江东。>
想起了孙权。>
所以这一次来拜见骠骑,鲁肃一路并不着急,甚至有意走慢一点。>
反正大战已经是告一段落,再怎么急也改变不了结果,还不如慢一点,好好看一看。>
军队就是吞金兽,吃了再多都像是无底洞。>
驻扎在潼关之处的人马,如今也有万余,每天吃喝拉撒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潼关之内,鲁肃不知道情况,但是看潼关之外的麟趾塬上,光食棚就有六处,每天炊烟不断!>
鲁肃在心中略微估算了一下,便是咯噔咯噔的……>
让兵卒吃饱吃撑吃得满嘴流油,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不能饿着,可这一项就得要多少?>
至少一天要消耗五六百石的粮食。>
这还没包括战马的草料。>
什么时候,关中也这么豪横了么?>
供应大军的问题,已经不是小事了,但对于大军屯驻期间,其实更担心的是骚扰地方。>
一般性的来说,大战集结的兵马,并不是某地长期驻防的兵卒,也不会和当地的商户民众有什么交情,甚至有可能觉得自己上了战场,还有没有命回来都不清楚,自然也就对于地方不会有什么客气,更谈不上留情。自己随时会在沙场死去,给谁面子能抵御死神的降临?所以什么强买强卖,甚而骚扰掳掠都有可能发生。>
之前孙权不是要进攻么?>
鲁肃就没少给那些大头兵擦屁股。>
所以现在鲁肃就在奇怪,这骠骑军……>
真是奇葩!>
能几天不出大营,祸祸地方,就已经可以算是不错的军队了,有些令行禁止的味道了。>
能十几天忍住不乱动的,就已经是军纪森严,值得称道了。>
而现在骠骑军汇集在这里,怎么说也有二三十天了吧?>
这二三十天,这些骠骑军就没和关中三辅之地闹出什么矛盾来?>
这显然有些超出了鲁肃的认知范围。>
兵祸,兵灾,可不是随便说说。>
在封建王朝之中,地方势力很不喜欢中央军事力量介入地方事务,也有这方面的一部分原因。请神容易送神难,搞不好前脚匪患清除了,后脚就是遭了更大的灾害。一次又一次的经验教训之后,地方也就自然形成了瞒上不瞒下的行政模版,能盖盖子就先盖,能抹平就先抹平,一定是要等到糜烂到无法收场的时候,才会哭哭啼啼找中央。>
可为什么这骠骑军,就没有出现这些弊端呢?>
鲁肃完全不能明白。>
毕竟骠骑军中有很多胡人,那些肤色黝黑,一脸卷曲胡子的家伙,和中原人有较大的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