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利于农业耕作。州牧韩馥又是善于理治的文官,在一套奖励耕织的政策支持下,整个冀州的臣民都显得非常富足。
面对治下着这么有战争潜力,但是又对自家主公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敌视的冀州牧韩馥,董卓一直采用的是安抚为主的策略。
要说韩馥和董卓确实还有几分渊源,当初韩馥曾在朝中担任过御史中丞的职位,那时候韩馥年轻气盛,一副‘强项令董宣’的即视感,经常触董卓的霉头,世人皆以为韩馥恐遭不测。
古人云,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这话确实有着几分道理。
面对着不断挑衅自己的韩馥,为人处事一直都显得非常残暴的董卓,却有着一副难得的好脾气。
董卓不仅没有治韩馥的罪,反而对他的敢于挑战自己权威的行为大加赞赏,各种赏赐源源不断,在年底述职后更是在董卓的‘操’纵下把冀州牧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肥’差给了韩馥。
可以说董卓对韩馥是有知遇之恩的。这个原因可能就是导致了韩馥明明属于清流一派的人,明明实力很强,但是在联合起来讨伐董卓这个问题的态度上却非常的模棱两可。即便是碍于面子加入了反董卓联合军的阵营里,但是真正讨伐的行动却是不痛不痒的,除了给王匡还有袁绍足额的粮草支援,甚至连自己麾下的甲兵都借故山贼祸‘乱’而一个都没有派出。
如果自己贸然同韩馥开战,非但不能对战局带来有利的变化,反而非常有可能因此惹来韩馥的怒火与凶狠的报复。要是到作为实力尤为出众的冀州,韩馥虽然不喜战事,但是麾下也尚有鞠义、张郃、高览这样的猛将,田丰、沮授、辛评、荀谌这样的谋臣,十余万训练有素的甲兵枕戈待旦、仓库中屯放着上百万石的粮食、上百万的箭矢......
“这样的物资储备和战争潜力想和整个大汉掰掰腕子怕是都有余力......”樊稠仅仅想了想,小脑袋瓜儿中过了一下画面,头上所冒出的冷汗便是再也止不住了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