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方显绝这次却是连点头都欠逢,只是眉头微微一挑。
方显绝和日军作战多年,对日军的战术熟悉的简直不能再熟悉了。日军虽然一向喜欢自吹自擂说自己很刚,但实际上在实战中采取中央突破战术是很少的,他们打包围战的时候,正面战场投入大量兵力和重火力狂攻往往都是为了吸引对手注意,而真正决胜的攻击多从迂回的两翼发起。
另外,自从前两次潭州会战,为防止日军由潭州而来,长衡公路早就被破坏了,日军的重炮和坦克很难从这条路运输,城北还有蒸水,蒸水虽然不如湘江宽阔,但也是三湘之一,并不容易泅渡。
从地形和战术性来看,城北也不是日军用兵的好地方,方显绝个人是不认可日军会从城北发起主攻的。
“城北有蒸水,就日本人那个小短腿,掉进去都得淹死,横山勇也估计不会那么愚蠢,那主攻之地大多只能在城西和城南了。”唐刀一见方显绝这神色,那还不知这位心思,却是话锋一转将手又指向西城和南城。
方显绝目光淡定,却是很希望唐刀说出点不一样的意见。
城防之事,在第10军内部高级军事会议上也有过好几次争论,日军到底是从西城还是南城进攻,各师、旅将领们观点不一,争论得相当激烈。
衡阳城西面,以大西门为界,南北两边地形完全不同。从大西门往北直到城北蒸水河一带,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到处遍布鱼塘,而从大西门往南,直到湘江,却是地势起伏、绵延不绝的丘陵,山地走向与东西走向的湘桂铁路平行。
第10军第3师师长周庆详就认为:城西北一带地形开阔平坦,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运动,同时可充分发挥火力优势,日军选择西北进攻的可能性很大,他反对城南做为日军的主攻方向的理由也很简单,一开始就属于佯攻状态,将会被步兵造成重大伤亡。
符合这种观点的一度在第10军内部将领们占据了主流,就连参谋长孙敏玉也被这种观点说动。
方显绝却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城南的山地的确不易进攻,但同样也不利于城池的防御。
自古以来,守城的大忌就是躲闪,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一旦抢占了城外制高点,就等于抢占了攻城的主动权。所以,自古至今,攻城略地讲究的是“守险不守陴,攻城先占山”,当年太平军就深谙此道,他们守城时通常守城外高地,而不死守城池,攻城时则首先抢占城外高地,居高临下的对城内发起进攻。
而日军对其炮火打击能力和山地作战能力颇为自负,所以他们攻打城市时,大多数也先抢占制高点,再居高临下用大炮朝城内进行轰击,这也是为何三次会战潭州,日军都是以重兵攻击岳麓山,而薛姓上将则干脆将自己的战区司令部都设在岳麓山。
那座山脉,其实就是潭州的生命线,岳麓山一失,潭州城就也没法守住了。
“方长官,我且不说制高点对城内的威胁有多大,也不说城南山地虽不利于进攻一方,但一旦攻击得手,就可以很快控制整个衡阳,迅速结束战斗。
就单说日军一贯推崇的速战速决作战原则,他们若是主攻城西,即便得手了,是不是还得打城南,咋的,从外面攻的时候是仰攻,从里面攻就能让山变矮呢?与其费劲巴拉的打完城西再打城南,倒不如咬碎满嘴牙先把最难打得城南给攻下来了。
另外,衡阳机场和粤汉铁路、湘桂铁路属于衡阳最有战略价值的三大军事设施,其中,衡阳机场和粤汉铁路位于衡阳城外,基本无险可守,一旦开战就会失守。而湘桂铁路可就不一样了,这条铁路紧靠城南,一头连接市区,一头连接西南后方,援军和补给,都要从这条线过来,甚至可以说这是衡阳的生命线,日军若以城南为主攻方向,那就可以切断湘桂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