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哈哈一笑:“先生既自比管仲乐毅,当知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乐毅扶持微弱之燕拿下齐国七十余城,此二人,乃是真济世之才也,然而先生呢?在草庐之中品评天下,自诩之才可匡君辅国,但归入刘备麾下后却屡屡出错。”
张昭从诸葛亮到新野说起,先说诸葛亮没有帮助刘备拿下荆州,又说诸葛亮在出谋划策上连番失误,在新野布置的每一个计策都被曹军看破反制,非但损兵折将,还差点把刘备唯一的子嗣落入曹操之手。
更可笑的是,刘备开倒车,双手把麾下的绝顶将领拱手送于曹操。
刘琦江夏那边更是凄惨,一开始就被曹军针对。
仿佛曹操每一步都算准了诸葛亮的策略,在针对的同时还不断蚕食刘备的后备力量,一步步把刘备压缩到只剩下一个夏口,目前在曹军的兵锋下惶恐不安,瑟瑟发抖。
“难道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者之言,幸勿见怪!”张昭说完,眉头一挑,笑眯眯的坐到塌上。
而周围二十多位文官哈哈大笑起来,有人低声讥讽,说诸葛亮往日在草庐中所言所语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迂腐之言。
一般人听到这些话早被气疯了,偏偏诸葛亮依旧风轻云淡,手摇羽扇道:“非亮计策不行,实乃兵少的缘故,诸君试想,我主麾下仅万余兵马,岂可对抗曹贼三十万大军,倘若换成各位,都还不如亮呢。”
诸葛亮轻松就把张昭的羞辱化解了,还反问过来讥讽在座的东吴文官。
“哈哈,我听说曹丞相先头部队只有十万,先锋仅有五千铁骑,而就是这五千铁骑破坏了卧龙先生的疑兵之计,当曹丞相带领的十万大军过白河时,发现先生的连环水计,五千铁骑立即分兵,一面前往白河上流一面前往新野。
在之后大军入驻新野,先是发现火攻之计,接着推测到城外埋伏之计,后来又推断出白河一侧伏兵之计,并分别针对布置,仅一战,便将刘豫州麾下主力灭掉!
其后又破灭刘豫州入主江陵的计划,并顺道抄了刘豫州的后路江夏,使得刘豫州只剩下一座小城在那坚守,我承认,一次失败不能说明什么,但次次失败,就证明有问题。
这并非兵少的问题,而是战略上的失败,这对一方诸侯而言,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算上战场上的连连战术失误,卧龙先生可还有话说?
另外告诉一个秘密,在战略和战术打败卧龙先生的人,并非曹操本人,而是一位年轻后生,比卧龙先生还要年轻。
此人姓李名不医,在曹军中担任军师祭酒,是曹丞相的谋主,更是此役的军师,据说地位仅在曹丞相之下,一切战略战术都是由此人制定!”
张昭抓住诸葛亮话中的破绽再次出击,这番话把诸葛亮说的沉默了片刻。
当诸葛亮想要出言反击的时候,几名文官起身道:“卧龙先生屡战屡败,现在还要拉上我主和曹丞相的威武之师对抗,岂非让我们陪刘豫州共同赴死,此等人命关天的大事还是请卧龙先生不要拉上我们,卧龙先生请回吧!”
这些人也不藏着掖着,直接下了逐客令。
就像这些文官说的,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你不惜命,我们还想活下去,无关对错,是立场的问题。
好在这时鲁肃赶来为诸葛亮化解了尴尬。
诸葛亮虽说不是灰溜溜走的,却也有些狼狈。
当辩论之事传到孙权那里,孙权顿感大失所望,自觉即便联盟抗曹,还得是自家为主,刘备只能为副。
当天夜里周瑜返回,江东文武皆去劝说,毕竟周瑜是水军都督,有绝对的话语权,可左右此番战争的结局。
周瑜很聪明,没有当面表态,因为那样会彻底得罪另一方,周瑜打算明日开会时直接向孙权说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