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瞬间绷的笔直!
好沉!
作为常年在洛河与黄河里打渔为生的渔民心头一沉……
春日里捕鱼,前期河水结冰,不能撒网,只能用来钓鱼。而待到冰层融化不见,能撒网的时候,捕鱼也应该尽可能的挑选阴沉的天气,或者是水面和缓的河湾。
前者捕大鱼,卖给大酒楼,赚的银子多。后者卖给普通人,靠量来取胜。
阴沉的天气里,水里的大鱼会上浮。
他们不懂什么科学解释,阴雨天气压低,鱼儿缺氧上浮,越大的鱼越需要氧气。
而是根据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阴雨天,对于大鱼来讲就是鲤鱼化龙的龙门,这些鱼儿上浮是为了跃龙门。
而水面和缓之处,则是体型不那么大的鱼汇聚之地,虽然个头不大,但数量多。
撒网捞鱼,二者必须满足其一,才能收获颇丰。
可今天这位判官大人选的地方……是洛阳城北最靠近黄河的黄洛分叉之地。
水流湍急、浑浊。
这地方能有鱼?
有鱼我于字倒着写。
而有了这种先入为主,这入手沉重的渔网,在他们看来便是里面勾了不知多少戳破渔网的木头、水草之类的玩意。
好嘛。
才逃了伊水清淤,想不到来这黄洛清理垃圾了。
一边跟着号子拉着被水浸泡后越显沉重的麻绳,他们在心里编排着杜如晦。
吱嘎~
吱嘎~
吱嘎~
随着麻绳的扯动,终于,见到了昨夜用苎麻蕊子弄的乱七一头。
没理会。
继续拉。
四十多米长的网又往上浮了一米。
一尾一看这个春天就吃饱了的鲜嫩河鱼忽然露出了白白的身子。
嚯!
不小啊!
运气够好的。
依旧没有认为这网里会有多少鱼的渔民们纷纷想到。
可是……
再一次拉动渔网的时候……
“啊!!”
十来尾和那第一条鱼大小差不多的河鱼被网子紧紧缠绕,拉了起来。
渔夫们有些愣神。
而心急如焚的杜如晦见他们不拉了,赶紧催促了一句:
“愣什么!继续拉!”
“快点拉!”
“发什么呆!”
“使劲!”
见上官催促,捕快们把手压到了刀柄上,跟着起哄。
于是,带着惊讶的渔民们继续拉网。
然后……
当四十多米的渔网挂满了鱼获,全部被拉上来时。
眼前那黄昏的日光与雨淋相映衬,组成的波光粼粼的绝美画卷,看呆了这群终日与河流为伍的渔民们……
这是……哪位龙王显灵了么?
这种水流湍急之地,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鱼!?
虽然枯枝烂叶之类的同样不少,让整条网看起来脏兮兮的。
可眼前的鱼获……
已经足够让他们震撼了。
而就在这时,杜如晦发布了命令:
“去拿盆,按照大小,把渔网里的鱼全都归拢起来。不能少了一条!”
“是!”
捕快们再次应声,早早准备好的十个木盆摆在了渔网面前。
摘鱼这种满是腥臭的活,官差老爷肯定不会做的。
而这些被震撼到的渔民反倒轻车熟路,一点也不嫌弃。
甚至有种谜一样的激动……
河神老爷显灵了!?
我们沾点仙气儿,明日……说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