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百济也跟高丽联手,侵吞了新罗四十余城,而且还谋绝了新罗入唐之路。
今年,新罗终于找到机会向大唐求援。本来大唐都未必能有什么借口去攻打高丽,因为原本的高丽王高建武,至少表面上还是亲唐的。
但如今,真的就是撞到枪口上了。
当下,太宗便下令,让各军提前进行准备。
而且,还在河北进行募兵。
当然,这个‘募兵’跟大家印象中的募兵自然也是有不同的。
并不是说出钱招募士兵,而是让那些愿意跟从去打仗的人,自己报名跟从。
可能也是太宗毕竟胜仗打过不少,而且几乎从无败绩吧,这自动来应征的人,倒是有不少。
其实……
要想在大唐得到升迁,这打仗才是最快的方式,不然,像科举这些,每年进士试才招二三十人,这何年何月才能轮到你啊。
因而,倒也是很快便组建出了一支十万人的士气不错的队伍。
其中,四万是水军,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
六万是骑兵和步兵,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不过由于苏纨的干涉,所以,张亮被撤了下来,改任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而张亮则为副。
本来,太宗是想着,让苏定方为副,但苏纨认为,这会让苏定方发挥不出本来该有的才能,因此,极力让本还不够资格当行军大总管的苏定方坐上这行军大总管的位置。
这当然会让张亮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可说实话,张亮这人苏纨却是知道的。
晚年宠信术士,而且还脑子秀逗了,真被忽悠得感觉自己能得天下。
苏纨当然不能让这样的人当行军大总管,就怕她把苏定方给拖下水。
为此,出发之前,苏纨还不忘把苏定方召到东宫崇教门,给对方打打预防针。
顺便,再问问裴行俭在安西都护府干得怎么样了。
苏定方便把裴行俭在那边都做了什么,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只能说,做得似乎还不错。
那苏纨也就放心了。
毕竟到时候,还是要让她回来,委以重任的。
这一仗,光是前期准备,就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然后,等到了第二年开春。
太宗这才带人与前边的士兵汇合。
至于朝中……
当然还是李承乾留下来监国。
而李承乾,如今监起国来也是轻车路熟。比之以往,不知从容了多少。
而且……
如今她越发珍惜像于志宁这样的敢于说话的人。
毕竟怎么说,好像很久都没有听到她们劝谏自己的话了,自从爱妃也可以听政以后。
有一天。
李承乾便向苏纨问出了这样的疑问。
苏纨便跟她道:“一个,可能是你确实做的很好,没什么不足,因此她们无话可说;一个,是她们已经懒得跟你说,因为她们不管怎么说,反正你都不会听。还有最后一个!”
李承乾:“最后一个是什么?”
苏纨便道:“最后一个,一般都发生在权臣掌控朝廷的时候,当有一位权臣掌控了朝廷,所有人都不得不听她的话时候,那么,她们知道自己说了也无益,反而还有可能给自己召来祸患,然后,她们就会选择明哲保身,什么都不说。当然!这样的情况,一般都发生在新皇继位,顾命大臣越发掌控朝廷以后。”
李承乾便看了看苏纨。
道:“爱妃你看你像不像这个权臣?”
唔……
还别说,还真有点像。
只不过……
她才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