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狱卒的时候,他还很不在意。觉得这样的大罪名应该是找上面能说得上话的人才对,找个小狱卒有什么用?现在看来大嫂很有远见。
这样的时候,官员们都急着撇清关系,就是有心想帮忙也是顾虑重重,他求救无门。没想到大嫂就找了个狱卒,给了些钱,就一点点的改善着大伯跟大哥的生活。
说了高兴的事,还有一件不让人开心的事。
赵旸绪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儿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一个报信,说是有人昨儿傍晚有人看到赵广财出城了,赶着一辆马车往寺庙的方向去了。我们的人沿着官道一路追着,路上只在一个小镇打听到像是表小姐跟赵广财一行人路过,后面就没遇上了。这样的天路上不好走,想来明天应该就能追上表小姐他们一行人了。”
屋子里一时静默了。
满屋子的人这会儿都恨死了杨婉琳他们,都恨不得他们死在外面才好。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证据证明这事跟杨婉琳有关系,现在杨婉琳跑了,要是杨家来要人他们交不出来怎么办?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杨氏早早的让吴妈妈带了人守在二门上,要是杨婉琳被带回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带到她院里去。
寒风瑟瑟,吴妈妈带着几个婆子守在那里,一步也不敢走开,就怕错过了到时候杨氏又要责罚他们。
等了一上午都没人进二门,赵旸绪更是影子都没见着,更何况是杨婉琳了。
晌午吴妈妈冻青了脸进来回话,杨氏的脸色却是比她还差。
到了下晌,吴妈妈继续等着,还是一无所获。
傍晚在吴妈妈的绝望中赵旸绪终于进了二门。她期盼的往他后面望去。除了一个书童再没别人了。
赵旸绪也不管吴妈妈是何等失望。脚步匆匆的去了上房。
“没有追上!”赵二婶惊讶的问道:“这一个男子带着两个柔弱的姑娘,这天寒地冻的,怎么就没追上呢?”
赵旸绪也很着急:“我派去的人都是青年壮汉,跟着我爹常年在外奔走的,对这附近一带的路也都熟,他们说昨儿还能找到表小姐一行人的行踪,今儿却是一点儿踪迹都找不到了。”
“表小姐他们对这附近的路不熟,也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派人去追他们。现在这样的情况只有一个解释。”珍儿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我猜他们应该是迷路了。”
这样的天又是寒风又是大雪的,路上并不好走。风雪大些,连眼睛都挣不开。赵广财虽说跟着他爹负责辽东的生意,不过他是个软蛋,哪里受得了那个苦,都是好好的在城里享受,从没去过关外。这样的风雪天在外奔波更是没有过。这三个都是没吃过苦的,迷路的可能性很大。
赵旸绪一听,有些踌躇的开口:“不至于吧。赵广财怎么说也是在芙蕖长大的。”
老夫人却一拍桌子,“珍儿说的对。他们十有八九是迷路了。你多派些人,沿路去找,山林也不要放过。”
赵旸绪愣愣的应了声,正要转身出门去安排,外面就传来小丫鬟回禀的声音。
“老夫人、少爷,有京城来的信。”管家匆忙进屋,行了礼把信递给赵旸绪。
赵旸绪看到上面的署名,把信递给珍儿。
珍儿知道这必是程昱或是吴玲玉送来的信了。接过信,拆开,珍儿愣了一下,这是她不熟悉的字体。
把信看完,珍儿的眼睛亮起来。
“老夫人,事情或许有了转机。”珍儿把信递给老夫人。
赵婧涵在旁边,也顾不得别的,微侧着身子看过去。
老夫人看完信,眼里泛起泪花,拿信的手也直抖。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有什么转机?”赵二婶急切的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