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张志强已经无话可说了。>
他发现不懂数学还真是没有人权,自己高端的计算机水平以及丰富的带队经验,到最后还比不上罗大勇。>
祁晓则是非常淡定。>
他对于能不能当组长根本就不在意,本身能参与如此大的项目就已经让他激动了。>
光压发动机呀!>
这种仅存在于理论上的研究,多少人就只能想象一下,参与的机会对他来说非常珍贵。>
祁晓很清楚,自己能参与进来不是因为能力,像他这种计算机的教授,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
他只是因为身在梅森数实验室,背景干干净净,再加上和王浩认识才有的机会。>
这种机会必须抓住。>
他才真是迫不及待开始工作了!>
……>
一个星期内,扩招的人手都到了。>
电子系统的研究进展加快,预计两个月内就能够完成。>
其他的研究也在进行,材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最终成立设计组,招的人手中有一半儿都是材料专家。>
有了主框架以后,设计倒是小问题了。>
按照设计找寻达标的材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材料组的工作非常的复杂,他们需要联系一个个的机构,寻找达标的材料或其他解决方案。>
设计项目有科技部门支持,合作的机构也很多。>
国内大型机构都给与支持,还有一些企业的材料研发部门,也都在合作的行列中,但是合作机构中,知道项目的是极少数,其他只知道有重要项目需要某种材料,具体是什么项目就不清楚了。>
到了一级连询问都不可以,会被警告说是‘绝对保密’。>
王浩把控的研究进展,表现的倒是很淡定,因为他清楚研究的难度-- , 级别,也就说明现有的基础下,已经没有跨越不了的障碍,只不过相关的工作非常的复杂、繁琐。>
很快。>
时间过了两个月。>
光压发动机的框架设计是最先完成的,然后是各部分需求的材料,也都一一找到性能达标的,不达标的也想出了替代方案。>
最后,则是电子系统的研发。>
电子系统的研发工作,主要还是后续的检测。>
即便是有王浩把控全局,程序完全设计好以后,依旧有很多的,计算机组就不断地调试修改。>
“这个工作会一直持续。”>
“也许是一年、也许十几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光压发动机制造好以后,拿出没有大的电子系统。”>
任何的软件都会有、有漏洞。>
电子系统有一些小问题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出现能影响到设备运行的大问题,就已经算是完善了。>
王浩也确定设计工作完成,系统任务的灵感值超过一百点,说明从理论上设计已经没问题了。>
他马上消耗了100点灵感值,得到了完整的设计内容信息,把各部分都关联在一起。>
然后,他提出了几个问题,“内层传感器的方案,还可以修正一下,把传感器放在夹层里,线路则从外层接通。”>
“电子系统,我们可以设计流动计算方案,按照即时反馈数据进行计算,再汇总进行自动分析……”>
“还有,平衡系统,也需要修正,可以……”>
在大型会议上,王浩连续说了十几个问题,把所有人都惊的目瞪口呆,仔细一想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