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身份么?”潘峥忍着疼,将腰背挺得很直,转身离去。>
……>
闫玉已经不带着百姓到处跑了。>
时至今日,闫家军在乐山府已经有了几处根据地。>
乐山府境内山多农田少,根据地的选址都不用费什么心思,哪里农田多些,就在附近扎营便是。>
老百姓的心思很单纯,所求不多,一餐一宿。>
闫老二与闫玉商议过后,决定人性化一些,不强迫他们一定要去关州,有想留下的人家就留下,只要在根据地附近,且能自发组织乡勇巡视示警即可。>
但没经历过关外蛮夷祸害的乐山百姓,显然被吓破了胆,本来心里还惦记着家里的几亩薄田,闫家军签契书帮着他们种不说,他们只要跟着走,做些力所能及之事,闫家军说会管他们的饭,不让饿肚子,还将军营让出来给他们住。>
乐山的百姓直念叨老天爷开眼。>
都选择离开避祸。>
反正有文书在,上头写得清楚,那地闫家军只帮着种,地还是他们的,且,签了契书的,就不用缴税,再加上管他们的肚皮,算一算,还是他们占了便宜。>
没人质疑闫家军能不能履行承诺。>
打从他们被从蛮子刀下救下,一路跟随,有眼看有耳听,再没有比这闫家军更心善的。>
闫家父子,都是大大的好人。>
“闫小将军,咱们存粮不多了。”梁丰年正色说道。>
“再去抢蛮子的!”小狗子来劲了。>
大狗子扒拉他一下,低声道:“蛮子也学精了,这几次的缴获越来越少。”>
是的,蛮子也是长了脑子的。>
杀蛮军的名头在他们那比在乐山百姓这还要响亮。>
别说三个月下来,乐山府境内的西戎都被他们杀的差不多了。>
就算还有些,也都只随身带些口粮。>
不像最早,能缴获成袋成袋的粮食。>
“那个潘小将军在干嘛?”闫玉问道。>
戚大嗡声道:“那小子又去看咱的地了。”>
戚四和戚五一脸的紧张。>
在实心眼的戚家兄弟眼中,那些签了契书的田地,就是他们的,是他们闫家军所有,是他们闫二兄弟和小二租来的地,付了口粮当租金。>
远的不说,这当年的收成,有七成属于他们闫家军。>
足足七成啊!>
难得乐山府今年风雨皆顺,那些地里的绿苗苗有的已经开始变黄了。>
这是丰收的前兆。>
他们自家的地都顾不上拾捯,天天操心着这边,一边杀蛮子一边种地,忙得脚不着地,再等等,就快秋收了!>
那姓潘的小子,两眼贼溜溜。>
自打他领着五千人过来,说的好听是协助帮忙,可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就是来抢功的。>
以前杀了蛮子,功劳人头全是他们的。>
可这姓潘的小子一来,都要与他分。>
吃惯了独食,闫家军难免对这五千人没什么好脸色。>
偏他们还扎营在一地,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说起扎营在一起这个事,闫玉有自己的考量。>
便于管理,也方便她知晓其一举一动。>
既然是来帮忙的,她就不客气的收下了,该用就用。>
至于分功劳,分人头。>
说实话,她也是为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