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国姓窃明 > 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2/3)

第75章 出来混迟早会结梁子(2/3)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树人吧。”杨嗣昌没有再多问。

在明朝的文官之间,“同年”的交情还是挺值钱的。

万元吉领命,这就准备写奏折,不过想了想,又提醒道:

“阁老,据我所知,那沈树人不过刚刚周岁二十。今年已二迁其官。若是现在加急上奏,怕是要赶在年底之前、一年之内三迁其官了,怕是不合常理。

如果再拖一拖,拖到正月里送到京城,吏部那边也好办一些,也不用陛下法外开恩。”

杨嗣昌对这种虚伪潜规则则是完全不屑一顾:“能者上,庸者下,一年之内换三次官职怎么了?大明到了如今这步田地,就是要让有才干之人尽量发挥。

再说了,这沈树人今年第一次换官职,是因为他实打实中了进士。算下来,也就改任他为同知那次,算是升官。现在再升一次,也就是一年两升。

我记得刘希尧的地盘可不局限于黄州地界,各家流贼之间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刘希尧和贺锦、蔺养成各有参差。

今年已经入冬,不可能扩大战果,来年开春后,我还指望沈树人趁大别山融雪、凌汛后,加急深入进剿。到时候,肯定还要再给他升官,否则他哪来的名分越境追击?

苏州沈家富可敌国,不让他们多倒贴钱做官、多为国出点力,那就太浪费了。”

……

杨嗣昌那边接到捷报、确认完后续战果,并且做出处理,已经是十一月中旬。

这种事情也不用非常加急,所以驿站信使足足花了十几天,到十一月底时,才送到京城。

此外,杨嗣昌对于袁继咸、左良玉等攻讦沈树人的事儿,也都以压着为主,但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完全的压住。加上时间差的关系,一些说沈树人坏话的奏折,已经提前在路上了。

十一月底,崇祯就先后收到了这几份奏折。

第一份奏折,是十一月二十六到的,上奏人正是左良玉。

左良玉没敢在奏折里连杨嗣昌一起怼,所以另外选择了一个攻击重点、妥善修饰了一番措辞。

当天晚上,崇祯看完之后,果然颇为愤怒:

“荒唐!朕对那沈树人明贬实用,指望他到了黄州好生为国立功。他竟不知好歹,敢借故避敌怯战、实则借刀杀人诛锄异己图谋欺上瞒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见皇帝震怒,旁边的宦官也都不敢多言,哪怕是王承恩,唯恐被陛下怀疑他们要干政。

好在这时已是深夜,恰好颇受崇祯宠幸的贵妃田氏、带着几个宫女、端着夜宵来请皇帝早点休息。

她也不敢干政,但好歹敢说几句家常话,便劝道:“还请陛下保重龙体,不可为政务气坏了身子。”

崇祯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他对田贵妃的宠爱,过于周皇后。田贵妃身体又不好,所以他从不会对爱妃说话大声,都是哄着说。

历史上,一年半后田氏因为伤心病亡,其父外戚田弘遇怕家族失去圣眷,这才回南方遍寻美女,找到陈圆圆后进献——当然如今这一切都不存在了,陈圆圆早已被沈树人金屋藏娇大半年了。

“爱妃,你身子又不好,这些国家大事你操什么心?快回去吧,朕看完这些就去歇息。”崇祯把田贵妃拉入怀中,不无宠溺地说。

田贵妃柔声道:“陛下身系天下,都不能安寝,臣妾蒲柳之身,何足挂齿。”

崇祯无奈,只能先陪着一起吃点宵夜,准备吃完就就寝。

一边吃,他也忍不住主动提起了刚才看到的坏消息。

田贵妃也不干政,但她很懂如何宽慰皇帝的心情,便委婉地说:

“陛下,臣妾不懂政务,但这些坏消息,说不定还有转机,或是误会呢?臣妾一介女流,好歹也知道朝臣、武将上奏言事,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