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做得到。>
隋末时候,如刘武周、梁师都、宋金刚等群雄,皆赖突厥之力起家。五代前后,大辽也先后扶持了晋、汉等国。更不消说,到了近世以来,还有大齐皇帝呢。>
这些人能够借用北方强族的力量成事,李全也可以。而且李全深信,自己深知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一定能做得比他们漂亮。>
这时候,忽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楼阁安静。>
脚步直抵门前,亲兵推门入来:“元帅,益都军报。”>
不同于张林、燕宁等人,李全在自家部属中,一向以元帅自称,而不用那些提控、宣差之类的寒酸名号。>
听得亲兵言语,李全心头一松,却不慌不忙,依旧站得笔挺:“叫他进来!”>
那军士风尘仆仆,大约是从益都方向一路驱马急奔回来的缘故,两颊被夜风吹得通红。>
“启禀元帅,定海军主力已经过了北海,明早就到昌邑境内。另外,莒州提控燕宁率骑兵三百随行。”>
“嗯?”>
李全皱了皱眉。>
这件事,张林那边可全无提醒。燕宁这厮,虽说与张林不睦,却非无能之辈。可他这会儿的举动……是疯了还是傻了?非要和郭宁死在一处么?>
正要再问,那军士忽然想起一事:“对了,元帅,我还遇见了燕提控的部下,他说,燕提控有句话带给元帅。”>
燕宁那三百骑都是好手。有他们随行,自家探马委实难以隐藏行迹。这厮说是遇见了燕宁的部下,多半是被燕宁的部下给擒捉了。>
李全摇了摇头,按捺住性子问道:“燕宁说什么?”>
“他说,从益都出发的,是郭节帅麾下郭仲元所部新兵,郭节帅的本部自始至终都在海仓镇。呃,他还说……请元帅好自为之。”>
“什么?”>
军士以为李全没有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
李全忽然起身,从桌上拿起了近日里从莱州方向传来的军报。>
其实不用看,那些军报他都已经烂熟,拿在手里便忍不住冷笑:“在海仓镇?他身在海仓镇,却不出面,只顶着部下汪世显的名头,被蒙古人攻打得摇摇欲坠,死伤惨重么?燕宁这厮,胡言乱……”>
说到这里,他悚然皱眉,发现这推测似乎有些不对。>
莫非……>
难道……>
这是个陷阱!是个蓄谋已久的圈套!>
怎么可能?这郭宁,怎么能如此大胆?他……他怎么就敢打这样的仗?>
蒙古人如此凶悍,把大半个中原都扫平了。这郭宁竟然还敢与之正面对抗?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李全只觉得可笑。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愚蠢之人?>
不,不……万一他不蠢呢?万一这郭宁,真的如传闻那般勇若恶虎,竟能……竟能赢过蒙古军……>
李全只觉得头到脚被淋了一桶冰水,浑身都凉了个透。他大步走到案几旁边,下意识地想要写一封书信,急递给蒙古军的统帅、四王子拖雷,提醒他其中有诈。可他犹豫半晌,又不知该如何落笔。>
李全能想象到蒙古人的态度。>
有诈?你不早说?这时候大仗都要打起来了,说什么有诈,是想乱我军心么?>
除非李全亲自疾驰往莱州,否则没法说服那些蒙古贵人们。>
可李全又何必走这一趟?>
若蒙古人赢了,李全这一趟乃是无事生非;说不定有人会觉得,他看不起蒙古军的强悍战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