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西周长歌 > 四百四十 灭鄂方略(2/3)

四百四十 灭鄂方略(2/3)

上一页西周长歌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实在是臣之过也!」召伯虎深有感慨,心中怀疚。

其实,在他提前返回镐京之后,便发出文书,所有分布在王畿各处的姬姓支脉领主都接到了周王即将今秋大婚的消息,起程赶赴镐京。

这些族领们在镐京各自有府邸,回城后便立即忙碌起来。最要紧的事只有一件,立即拟就天子大婚喜报,预备派出快马飞回族地,知会天子即将大婚的消息,着族人们预备下周王大婚的贺礼,并请族中元老春播完后尽速赶赴镐京参加庆典。

谁知,半月后天子仪仗回京当夜三更,谒者亭的传车便将一道特急王书分送到各座姬姓府邸。

王书只寥寥数行,语气冰冷强硬:「我邦我族,大业在前,不容些许荒疏。胡娶申姜,人伦寻常,先王之命,无须劳国劳民。我族乃国之脊梁,更当惕厉奋发,安得为一王之婚而举族大动?春播在即,南征方败,万民尚在恢复,姬氏宁不与国人共艰危乎?」

一道王书,所有族领都没了话说。

年轻天子的凛凛正气,使这些历尽沧桑的族领们脸红了。举族大庆周王婚典,原是从古至今再正常不过的习俗,若搁从前,只怕你不想庆贺上头还要问罪下来。可这个年轻的天子断然拒绝,理由又是任谁也无法辨驳,尤其最后一句:「春播在即,南征方败,万民尚在恢复,姬氏宁不与国人共艰危乎?」听者能不感到惭愧?

不以王者之喜滋扰邦国,不以王者之婚紊乱庙堂,宁可牺牲人伦常情而不肯扰国扰民,如此君王,除了为他心痛,谁还有拒绝奉命的心思?

当夜黎明之前,镐京姬姓府邸座座皆空。

黎明城门开时,姬姓支脉的族人们一队队络绎不绝地举着火把排着长龙离开镐京,只留下了作为王族印记的永远的镐京府邸。那情景,召伯虎曾亲赴西门外亲眼得见……

晨市方起,万千国人赶来,聚集西门内外肃然两列,为姬姓出镐京壮行。直到红日升起霜雾消散,国人们才渐渐散开。酒肆饭铺,坊间巷闾,聚相议论,老周人无不感慨万端。

正因为年轻的天子珠玉在前,召伯虎对于因自己因私事而扰王,深以为不安。然姬胡却不以为意:「私事已毕,当议国事了。春令为何?召相可有主意?」

春令,即为开春后将要颁布的第一道王书,朝野呼为春令,亦呼为首令。历来传统:岁政指向看的便是开春之后的第一道王书。唯其如此,尽管国事千头万绪,开春之时都要审慎选择一件大事开手。

去岁洛邑隆冬大雪议事之时,姬胡曾问与会大臣:「来春首令,将欲何事开之?」

召伯虎首先答曰:「征军财货稍嫌不足,当以关市赋税开之。」

随王驾来整治洛水沟渠的姒禹答曰:「涝水渠成而垦田不足,当以农事开之。」

独有虽贬为王城吏却依然与会的荣夷答曰:「大王当盘整江汉诸方势力,拟定整体对鄂方略,以图将来再举才是。」

他记得,当时姬胡沉吟良久,终于还是没有拍板,却命令荣夷入王书房随侍,数日相谈通夜。如今突提春令之时,不知是何用意?

「臣抖胆敢问大王,春令以何事而开?」

「整饬人事,以为新政奠定基础,如何?」

「我王明断。」

召伯虎深深一揖,但心里却有些失落,很明显,姬胡对于灭鄂方略似已有成竹,但此事却摆明了让自己靠边站的意思。莫非荣夷前往洛邑作为迎亲特使乃是「里外两张皮」,另有特殊之使命?

轻风拂柳,迎亲特使荣夷的马队辚辚出了洛邑。

这一路东来,老到如荣夷的心绪亦不不能安宁?自己这番策划可谓亘古烁

今,一环套得一环,若有一个环节纰漏,便会前功尽弃,能成功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西周长歌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