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办法应该是实在无法得到西川才被迫用之,除非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冒着名望尽失的风险做这个决定,但为了防止他这么做,明公必须用别的方法才行。”>
换源a】>
“什么办法?”>
刘章忙问。>
“以退为进。”>
张松环视众人说道。>
以退为进?>
众人一时迟疑,郑度富有谋略,于是问道:“子乔莫非是想让明公献西川于刘备?”>
“不错。”>
张松点点头。>
郑度就问道:“有何根据吗?”>
张松笑道:“荆州之事,不就是根据吗?”>
“唔。”>
郑度微微点头,也对刘章说道:“子乔之言,确实有理。”>
刘章唉叹道:“真让我献西川吗?”>
“并非真献。”>
郑度解释道:“此以退为进之法,就是明公献西川于刘备,刘备就不好加害于明公,且很有可能把蜀郡和犍为郡还给我们。”>
“这是什么道理?”>
刘章不解了,说道:“我献西川给他,他恐怕高兴还来不及呢。”>
“非也非也。”>
张松笑道:“明公莫忘了,那荆州刘琦,屡次三番想把荆州让与刘备,刘备屡次拒绝,最后也是刘琦病死,拖了遗嘱才勉强应下。松以为,刘备虽然想要荆州,可也爱惜名声,夺同宗基业于名望不利,因此明公若是主动投献,他反而会拒绝。”>
郑度也道:“是的,子乔的话,让我思索一会儿,似乎却有其理。刘备攻打西川,耗费大量兵马粮草,明公主动讨要,岂不是惹他不快,反而可能遭他毒手。若主动投献,投桃报李,刘备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
张松继续道:“到时候等刘备几番推让,明公再说将巴郡和汉中赠予刘备偿还恩情,便不仅能保住益州基业,将来还能或联合曹操,或联合刘备,乱中取胜,即便不能,也能保全自身于乱世。”>
“子乔之言确实有理。”>
“刘备爱惜名望,在荆州确实几番推让,寻常人恐怕早就愿意领荆州了。”>
“不止荆州,他在徐州的时候也几番推让,是徐州牧陶谦病故,他才领了徐州,可见其还是非常注重名声,不想被人说是抢夺别人基业。”>
其余王累、陈实、龚扬等人也纷纷认可了张松的建议。>
因为张松说的是事实。>
刘备不仅在荆州推让,在徐州也是。>
你刘章家业被人家夺回来,按理来说,刘备占据益州也是合情合理。>
但人家爱惜羽毛,你还厚着脸皮讨要,那就没什么道理了。>
刘备心狠点真把刘章他们沉江,再把罪责推给张鲁,谁也说不了什么。>
现在你主动去投献,让刘备名正言顺得到了巴郡和汉中,虽然最好的蜀郡没交出去,但这也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到了最后,刘章咬牙点头道:“诸位说的是,我虽然知道大势已去,但也不想把父亲留下的基业白白送出去,这以退为进的法子,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到时候我面前刘备,自会知道该怎么说。”>
“明公。”>
就在这个时候,帐篷外守卫的将领张任进来说道:“左将军已经抵达了成都,关将军说想邀请明公一起前往,与左将军会面。”>
“我知道了。”>
刘章点点头站起来,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