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将陨落(4/5)

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将陨落(4/5)

上一页家兄朱由校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曹化淳小心翼翼的开口,这让朱由检的心情愈发低落。

秦戚两家作为大明天启朝的勋贵世家,可以说一代人物都是铁杆的忠臣,即便朱由检对他们有提携之恩,他们依旧忠诚于皇帝。

眼下作为两家砥柱之一的戚金病倒,生死只在朝夕之间,那皇帝在军中的威望恐怕也会降低一筹。

虽说戚家还有二代的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三人撑场面,为皇权站台,可这三人的年纪也都不小了。

戚元功年近六十,戚元弼五十余岁,戚元弼也四十多了。

这三人中,稍微年轻一些的也就戚元弼了。

虽说他们三人最少还能把南军都督府撑个十几年,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另外,朱由检更为担心的是秦家。

秦家的一代将领中,秦邦屏和秦邦翰、秦良玉都已经六十几岁,最小的秦民屏也五十有七。

他们这一代也是最支持皇帝的一代,而对应的二代则是成份复杂。

北镇抚司的消息中,马祥麟和张凤仪这对夫妻是支持皇帝的,但秦翼明、秦拱明、秦左明三人却一直对齐王府的政令言听计从。

三代的子弟中,也基本是以齐王府马首是瞻。

齐王府不是朱由检一个人的齐王府,里面充斥着各种势力,因此秦家和戚家的三代子弟,恐怕……

朱由检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同时也对曹化淳吩咐道:“用万岁的身份,给戚老将军送去一些药材和食材吧。”

“是……”曹化淳知道朱由检对戚金的感情有些复杂。

从个人经历来说,戚金是第一个把兵法揉烂了喂给朱由检的人,虽然都是一些基础的,但总归算得上半个师傅。

从家国来说,辽沉之战若是没有戚金,恐怕秦邦屏等人就算不丢失沉阳,也要遭遇一场血战,能活下来几个人都成问题。

是秦戚两家为大明守了三年辽东,才让朱由检有了本钱打复辽之役。

如果没有复辽之役,如果辽东失陷,那恐怕眼下,大明的许多科技都没有精力研发出来,面对旱情和后金的夹击,大明的局势也会十分凶险。

似乎是有些不安,朱由检起身走了走,然后他又追加道:

“给万岁上疏,请加封戚老将军为丰国公。”

“这……国公吗?”曹化淳一时间有些迟疑,毕竟自大明开国以来,只有永乐年间曾经册封过国公,其它时候可没有人有殊荣能得到国公的爵位。

“对!丰国公!”朱由检郑重点了点头,曹化淳见状也知道自家殿下不是开玩笑,因此连忙让人前往燕山询问朱由校。

这一事情在几日后很快传开,而朱由校也一如既往的听从朱由检的建议,在得知戚金病重后,特意下旨册封戚金为丰国公,并为戚继光、戚继美分别追赠。

戚继光被追赠为东平王,戚继美被追赠为威海侯。

如此以来,戚氏一家便有一王一公一侯三伯的美誉了。

朱由校如此做,恐怕也是想借此为戚金冲冲喜。

京城之中的许多文臣武将对此并不觉得奇怪,虽说戚金没有打出什么战役性的大捷,但他的功劳对于天启初年的大明朝来说太过沉重。

病危无望之下,一个不是世袭的国公对于他对大明的功劳来说,算不了什么。

李永贞被朱由校委派为传旨太监带着圣旨南下,至八月二十四终于抵达了广州城。

下了船的李永贞没有时间休息,马不停蹄地就奔向了南军都督府衙门附近的定远侯府。

李永贞作为朱由校派给朱慈燃的玩伴太监,地位比不得魏忠贤、曹化淳等人,但也算是份量极重的人了。

不过与戚金相比,他便只是一粒萤火,不敢摆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家兄朱由校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