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就是怕走漏了风声。兄弟俩也是出发前才知道,原来自己兄弟俩表面是来剿灭千绝山的反贼,实际上是配合千绝山打下武家寨,剿灭白莲的势力,最好能趁机将赵长勇给收拾了的!
兄弟俩身负皇命,领兵来到武家寨山下,赵长勇、赵禄山等下山迎接。哥儿俩原来就没打算上山,一见赵长勇,更不能上山了。所以,在山外扎下营帐。他俩合计:既然到这儿了,不管怎么,也得上阵打呀!老哥儿俩的打算没跟儿孙们讲,想在摸清李明远的底儿之后再说。因此,在派将时,下令只准活捉,不准伤害千绝山的将领。
诸葛英深谋远虑,从千绝山往武家寨发兵的时候,就得到了孟然浩的飞鸽传书,因此,他告诉李明远,才点派这高志明等人上阵。这三员将被捉去。又被放回来。李明远和诸葛英合计,请赵家二位老王爷进千绝山大营,或他们俩去军营,申明主张,求得双方罢兵不战,这样就可以集中兵力打武家寨了。
因为赵蛟、赵奎对李明远等还不太摸底,所以就没去千绝山大营,而把李明远、诸葛英请到自己太营里来了。如今,赵家老哥儿俩见李明远、诸葛英的举动,觉得千绝将领有股子英雄气派。听了李明远的一番话,十分高兴,忙吩咐摆设酒宴。
酒宴上,赵家老哥儿俩把他们的打算说了一番。两下唠得挺投机,最后订下,双方罢战,赵家愿意先把最有本领的两员小将赵克峰、赵克勤借给千绝山,攻打武家寨。如再需赵家兵将,只管提出来。李明远一看,十分感激两位老王爷,诸葛英提出,明天双方来一个假交战。把两员小将和他俩的父亲,“捉”进千绝山太营。一来,两员小将与武家寨交战就有了借口,二来。两位老王爷也有不出战的理由了:“我们若出战,千绝山的反贼就要杀我们的儿孙,待想出妙计、救出儿孙之后,定要平灭千绝山反贼!”两位老王爷连连点头。依计而行。
天黑之后,李明远、诸葛英,辞别两位老王爷回营。第二天,照计行事,双方交战,“擒”来赵孝杰、赵克峰、赵文杰、赵克勤。赵蛟收兵,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往武家寨。书信的大意说,歇兵后与千绝山反贼头一次交战。擒住三员敌将。不料被千绝山高人夜入牢营。杀死军兵。将敌将救出;第二日,李明远率领兵将亮队,他只是显了显威风。并不交战;第三日交战,擒去我儿孙四人。并扬言说,如着我再出兵,就将我儿孙四人斩首,待我想出妙计,救出儿孙后,誓同千绝山反贼决一死战!
赵长勇看完这封信,也未分辨出真假。因为赵家初战千绝山,活捉三将,武家寨的探卒看见了。可是,秦洪等三人是在晚间出军营的,武家寨的人并不知道。武家寨的探子第二日报。双方亮队,不知为何,并未交战。因为双方亮队,两阵对圆,兵如云,将如雨,旌旗如麻林,刀枪如树丛,李明远、诸葛英等都在阵中,探子根本看不见。
李明远与诸葛英也是夜晚出军营的,武家寨的人也不知道。今天,探子来报:千绝山反贼擒去军营四将。赵长勇手拿这封信,心里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什么破绽。
赵禄山在一旁着急了,他提出要同两位师兄一起下山讨阵。赵长勇一心想早点儿把李明远收拾掉,好带兵杀奔京城。他知道李明远武科场艺压群雄,知道如不除掉李明远,就是夺下江山也坐不牢。因此让赵禄山请来两位师兄助战。要将李明远置于死地。
赵禄山命人鞴马抬刀,带兵三千下山。阴阳道,铁背熊观阵,赵禄山打头一阵。他手端金风刀,催动宝马,来到阵前讨战。有探事的军兵报进大营,说今天敌将不讨别人,要李元帅出马。李明远听罢,暗想:不知来者是何人,为什么指名道姓要本帅出马?他刚要叫人鞴马,有人叫道:“杀鸡何用宰牛刀?末将愿往。”
李明远顺声音一看,原来是赵克峰。李明远点头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