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故而他如今没有多余钱财在这成都城里起上一座像样的府邸,只得将夏侯府改做杨府。>
不过夏侯月的父母已逝,又无其他嫡亲兄弟姊妹,杨清与她夫妻一体,将夏侯府充作杨府旁人也不会说三道四的。>
“也好,我也许久没过去看看了。”夏侯月应道。>
他二人也没叫上别的下人,只让木兰提了个灯笼走在前面,二人并肩随后,朝小院走去。>
推开偏门,回到阔别许久的院子,见得景物依旧,杨清和夏侯月真是感慨颇多。>
他二人当初怎么也没想到房客和房主最后成了一家人,这个小院给二人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
诗句引得相见、商谈侍女案情、设计卧底校事、叙说各自情意......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萦绕在杨清和夏侯月的脑海里,二人指着旧物诉说往日趣事,笑声不断。>
进得主屋内,眼见各类摆设家具一尘不染,杨清开心地说道:“保持得很整洁嘛。”>
“我走之前给婢女们交代过,让她们每日过来打扫,后来叔母回来之后也有经常过来照看的。”夏侯月解释了一句,心念一动,又问道:“夫君,天子何时封赏北伐功臣?”>
杨清回道:“明日天子会去太庙祭告先帝,两日后大朝之时封赏有功将士。”顿了一顿,反问道:“怎么了?”>
“后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叔母好吗?”>
杨清道:“好啊,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多谢夫君。”>
杨清握了握她的玉手,笑道:“夫妻之间客气什么,我们身为晚辈理应去看看她老人家的。”>
夏侯月轻轻地嗯了一声,又道:“我们再到书房去瞧瞧,你的那些书都还没动,看看明天要不要搬到那边去?”说着,欢喜地拉着杨清往右侧的书房走去。>
三天后,天子设朝大聚文武,准备封赏一众北伐功臣。诸葛亮出班奉上请功表章,刘禅览毕后大为欣慰,朗声道:“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将,何愁我大汉不兴旺啊?”看向一旁的侍中郭攸之道:“郭侍中,宣诏吧。”>
“臣遵旨。”>
郭攸之应了一声,走到百官面前,展开诏书高声念道:“诏曰:诸葛丞相,奉朕明诏,出师北伐,扫除奸逆,天命既结,百姓归心,街亭大捷,斩贼数万,贼将遁走,威震敌国,收复郡县,功勋显然,群臣用命,朕甚嘉之。>
夫国有常典,封赏有功,今叙功劳大小加官定爵,迁后将军刘琰为征西大将军,迁汉中太守杨清为雍州刺史、进位前将军,迁镇东将军赵云为左将军,迁镇北将军魏延为右将军,加中监军关兴后将军。>
迁征北将军高翔为镇北将军、封都亭侯,迁讨逆将军吴懿为镇东将军,迁平东将军陈式为征西将军,迁扬武将军邓芝为征北将军。>
加丞相参军马谡抚军将军,加丞相参军杨仪绥军将军,加丞相参军廖化广魏太守,迁偏将军王平为讨寇将军、封都亭侯。>
封姜维为当阳亭侯、梁绪为南安太守、尹赏为执金吾丞、梁虔为大鸿胪丞、上官子修为廷尉丞,其余有功之臣着丞相诸葛亮会同有司议赏。”>
杨清等一应在场功臣俱皆欣悦,出班拜道:“臣等谢陛下天恩!”>
“雍州刺史是意料之中的事,至于前将军倒是出乎意料的很啊。”回到班位之后,杨清暗自想道。>
之前季汉群臣中军职最高的是前将军李严,此次北伐他虽然没有参加,但为了安抚他以及给杨清等人腾出位置,刘禅和诸葛亮商议之后决定这次也一并提升他的官位。>
但李严的功劳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