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常风再次来到了乾清宫,向弘治帝汇报徐浦的私档情况。
在踏入乾清宫大殿门槛的那一刻,从某种角度上说,常风决定了内阁首辅之位的归属。
徐浦的人品、私德、官声,全凭常风一张嘴说。
常风若嘴巴歪一歪,徐浦永远别想坐上内阁首辅的椅子。
由此可见,常风职不过从四品,却有着滔天权柄。皇帝的宠信便是最大的权柄!
进了大殿,弘治帝急切的问:“徐浦人品、私德、官声如何?”
常风没有直接说“好”或“不好”。
得势几年,常风变得越来越鸡贼。
他从不主动在皇帝面前评价一个大臣是好是坏。而是摆出实事,尽量让皇帝自己开口评判。
常风将徐浦家的黄豆、黑豆的趣闻,禀报给了弘治帝。
弘治帝若有所思,随后狡黠一笑:“成化朝时,徐浦的黑豆远超黄豆,说明他做了不少坏事啊。”
“这样的人,没资格担任首辅,你说对嘛常风?”
弘治帝这是在逼常风亮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在考常风。
常风正色道:“禀皇上。事情不能但看表象。表象上,黑豆多说明徐浦干了不少坏事。”
“但实质却是徐浦忍辱负重,在逆境中尽力保全自己。同时也保全龙潜东宫的储君。”
“若让臣评价徐浦,四个字足矣。”
弘治帝来了兴趣:“哦?哪四个字?”
常风一字一顿的朗声答道:“大节无亏!”
弘治帝龙颜大悦:“说得好!常风,你不愧是朕看重的才俊。看人能够剖开表象看实质。”
“唉,可惜!你上一科会试没有拔贡。若有个进士功名,朕会让你去吏部文选司当个郎中。”
常风叩首:“皇上过誉。”
在常风说出“大节无亏”四个字,弘治帝表示欣赏的这一刻。徐浦已经板上钉钉会成为大明的内阁首辅,位极人臣!
从古至今的官场都是这样,在升迁的关键时刻,需要有关键的人说上关键的话。
弘治帝道:“常风,明年会试你要继续考。伱这样的人,待在锦衣卫那个上不得台面的衙门,实在是屈才了!”
锦衣卫的权势再盛,也只是弘治帝的家奴、东厂太监们的附庸。故弘治帝说锦衣卫“上不得台面”。
常风叩首:“臣一定牢记皇上教诲。办好差事的同时,兼顾学业,刻苦读书。不负皇上厚望。”
弘治帝笑道:“嗯。朕很看好你。下去吧。”
史书载:弘治五年,阁揆刘吉致仕,徐浦接任之。
距离明年春闱大比还有半年光阴。
有了弘治帝的激励,常风白天在北镇抚司尽责当差。晚上回了家就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
正直壮年的他,甚至让刘笑嫣和九夫人搬到了一个卧房里住。
自古妻妾不同房。妻妾同房,若夫君与之“三人行必有我师”,便是大不吉也。
常风属于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一心致学了。
除了刻苦攻读,他没事儿还会请好友张彩前来切磋学问。
锦衣卫始终顶着个“家奴”的名声。大部分文官不屑与之私交。
但张彩则不同。他属于典型的社交宠儿。不但跟文官上司、同僚、下属关系融洽。还跟太监和锦衣卫相处甚欢。
这日晚间,张彩下了差没回家,直接来了常府。
常风最近做了两篇应试八股文,二人约好今夜让张彩评判下,同时探讨经义。
张彩一进门,常风惊讶不已。
只见张彩穿的是白鹇青袍。这是五品文官服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