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狼子野心。大明是以文官治天下。他要改成以宦官治天下。”
“天下文官若不抱团与之暗争。过个十年八载,恐怕我们这些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两榜进士,都要回家抱孩子了!”
宦官治天下是一个大胆的做法。之前刘瑾跟常风透露过这个想法。.lnㄚ.nt
此时的常风坚信,宦官治天下绝对不可行!
刘瑾掌权不过数月,便显露出宦官的所有劣根性。
说句题外话,以现代人的上帝视角看,大明的文官的确压榨百姓,的确贪贿成性。
但至少,明中期的文官懂得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知道韭菜不能连根拔,得一茬一茬长久的割下去。
宦官则不同。他们不是科举——官僚体系一步步走上去的。
大部分宦官都是刘瑾这种一朝权再手,便把鱼捉净、把韭菜割净的尿性。
如今宦官的权力还只是集中在京城。
若日后宦官管了地方......恐怕大明就要像南汉一样,因宦官治国而亡国了。
常风道:“怪不得你们这一回心这么齐,誓要保守仁老弟平安到龙场。”
梁成德道:“守仁老弟是文官反抗阉党的一面旗。这面旗不能倒!”
常风道:“那就劳烦你们费心了。”
其实,此次王守仁南行。不光有文官势力暗中保护。
常风也调集了一支力量,暗中随行保护。
如今厂卫尽归刘瑾。厂卫的人靠不住。
常风调集的这支力量,乃是妙手门的人。
妙手门掌门赛棠红,派出了她年逾五旬的师兄石坚,带着二十名高手,暗中跟在常风他们的马车后面。
此刻二十名妙手门高手,就在驿站附近的树林里。
只要常风拉响箭,他们便会赶过来。
如今又加上梁成德的五十名捕快助阵。留宿乐陵驿的这一夜就更保险了。
梁成德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这五百两是给守仁老弟的乘仪。你万勿推脱。”
有道是穷京官,富县令。
大明的地方文官十个有九个都是大富翁。他们给过路的上司、同僚送程仪一向大方。
王守仁刚过北直隶境,踏入山东境。便已经前前后后收了三四千两的程仪。
王守仁父子为官一向清廉,没想到一趟被贬之旅,倒让他变成了地主老财,有钱人。
与此同时,京城。
刘瑾在司礼监召见了常风的妹夫,顺天府尹黄元。
黄元拱手:“义泰山。”
刘瑾热情的说:“好女婿,你来了啊,快坐快坐。来啊,怎么这么没眼力价,还不快上茶?”
黄元喝了口茶:“义泰山,您老如今日理万机。召见小婿是有要事吧?”
刘瑾笑道:“是要事,也是好事。今儿焦芳来找我,说北直隶按察使出缺。他的一个学生愿出五万两银子买这个缺儿。”
“这好事儿,我能便宜了外人嘛?”
“我的意思,你升任北直隶按察使,仍旧兼任顺天府尹。”
常风被贬出京已有十多日。刘瑾这人还是重感情的,总觉得对不起常家。
他只能通过提拔常风的妹夫黄元,当是补偿常家。
刘瑾此言一出,黄元目瞪口呆:“这......不合规矩吧?”
“小婿自中了进士,便一直赋闲在家做闲散仪宾。”
“今年出仕,一上来就当了正五品顺天府治中。不及数月便连升四级当了正三品府尹。如今又要升从三品的北直隶按察使......恐怕会有人非议。”
刘瑾一瞪眼:“非议?谁敢非议?嫌命长了是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