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是委屈还是不甘,刘娉的视线模糊了。>
见状,徐缈忙搂着刘娉安慰起来。>
母女两人说了不少话。>
刘娉情绪平复很多,见母亲疲惫,便让她先躺下休息,自己坐在榻子边出神。>
许是真就太累了,徐缈闭目养神间,呼吸渐渐绵长。>
刘娉轻手轻脚起身,与夏嬷嬷说了一声,先行离开了。>
夏嬷嬷见刘娉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也梗着痛。>
原想叮嘱几句,转念一想,娉姑娘性情柔和内向,不是个会生岔子的人,也就作罢了。>
刘娉确实是个腼腆的。>
她走到刘迅书房外头,想来想去,到底没有迈进去。>
叫了顶轿子出门去,到了水仙胡同外头又进退两难了。>
去敲门,似是不好。>
打道回府,又不甘愿。>
正是犹豫间,透过轿帘,刘娉刚巧就看到了一年轻女子。>
她从未见过玥娘,但几乎是一瞬间,她就能认定那就是“玥娘”。>
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柔媚样子,是刘娉心中“外室”的形象。>
她就这么定定看了好几眼,直到玥娘离开她的视野。>
轿帘落下来,脑海中一个念头忽然闪过。>
似曾相识。>
尤其是那颗泪痣……>
刘娉一下子想起来了。>
午前。>
徐缈醒了。>
回笼觉没有让她精神好转,反倒是脑壳胀痛欲裂。>
刘娉正好回来,小声与她说着自己的发现。>
“和我们有一次在法安寺遇见的姐姐有些像,我记得她姓晋。”>
徐缈半垂着眼帘,努力去回忆那日法安寺里偶遇的姑娘。>
她对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印象都不太深,好在有刘娉帮着一块想,才隐约记起来了些。>
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地去回忆呢?>
徐缈其实说不清缘由。>
只是下意识觉得,此事要紧。>
她得先记一记,牢牢记在心里。>
刘迅在家当了两天乖儿子。>
上元夜里,到底耐不住,他去了水仙胡同。>
在玥娘跟前,刘迅倒是没讲那套“与考生打架”的鬼话,而是如实讲了“太子那一脚真狠”。>
玥娘听得后脖颈直冒冷汗。>
那位太子当真是不讲理又蛮横,一位官家公子,也是说踢就踢。>
“公子,太子为何为难你?”玥娘问道。>
刘迅不由语塞。>
这让他怎么说?>
说他想给太子绑一个与玥娘你相似的人,结果动手的侍卫出了岔子?>
他不敢说,只含糊道:“有些矛盾……”>
玥娘心中一沉。>
公子在太子殿下跟前,只有点头的份。>
点头是不可能会有矛盾的,除非摇头了。>
公子到底推拒了什么?>
倏地,玥娘想起了那日太子落在她身上的眼神。>
她曾告诉刘迅,也是在告诉自己,太子看不上自己这样的。>
她都跟了公子这么久了,太子殿下何至于……>
可若是殿下就是那么个混不吝呢?>
公子为此拒绝殿下、于是挨了一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