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在偏殿这儿倒是没有休息多久,只是冬日白天短,不知不觉间暮色越来越浓,再不准备出宫、大抵就要点灯了。>
“回了?”徐简问道。>
林云嫣颔首。>
她没有问徐简去御书房里与圣上说了些什么。>
宫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就算是慈宁宫,是没有外人的偏殿,两人也不会在这儿多提与李邵相关的事。>
两人一前一后出来,走到正殿那儿。>
小于公公见他们过来,笑道:“娘娘起来一会儿了。”>
林云嫣迈进去,见皇太后正与王嬷嬷说着什么,便道:“您小歇起来了,怎得不使人来叫我?”>
“你们小两口说你们的,哀家才不叫。”皇太后哼笑道。>
林云嫣依旧挨着她坐下,笑盈盈地:“那确实说了不少话,我跟他说我以前住在宫里时候的事,偏殿里头东西多,一样样的,我还没说完呢。”>
当着皇太后的面,徐简难得露出几分腼腆来。>
皇太后随口接着话:“什么一样样的?”>
“您赏的、圣上赏的、我母亲原先住宫里时留下来的……”林云嫣道,“我以前在偏殿画了什么、玩了什么,我得跟他多说说。”>
皇太后笑了起来:“是了,徐简前几次来慈宁宫,你们不是在正殿就是在后头园子里,没进过偏殿。”>
小于公公站在一旁,听了这话,抬眼看向王嬷嬷。>
郡主这话也没错,应该不是什么意有所指,看皇太后的反应,也没有往旁出去想,就是亲昵的祖孙两人唠家常似的。>
就是这话不能出这殿门,要不然落在有心人耳朵里,倒像是挑事似的了。>
郡主在这儿对陈年旧物说得头头是道,前几个月东宫那儿储存不当、先皇后的遗物都坏了不少,即便听说太子亲手修了,但到底是坏过的……>
王嬷嬷心底里也明白小于公公的意思,她也认为郡主并没有多余的念头。>
只是中间那些弯弯绕绕,不是他们能随便议论的。>
还是都闭紧嘴巴,别让话语传出去。>
皇太后习惯了林云嫣唠家常,哪怕她明里暗里为着太子与林云嫣讲过一些,却也不觉得林云嫣故意找话生事。>
毕竟,昨儿才成亲的小两口,婚前虽然有些往来,但毕竟也在彼此熟悉磨合的阶段,相处起来能说的,不过就是这么些话题。>
说说旧物故事,多正常的相处方式。>
只不过,这宫里也容不得多少“无心”。>
听林云嫣说了会儿,皇太后便道:“时候不早了,你去挑些茶叶带回去,哀家再和徐简交代几句。”>
林云嫣应下。>
等她一走,皇太后的视线落在了徐简身上。>
“云嫣也算是宫里长大的,该有的敏锐谨慎,她一直都有,当然了,偶尔也会有娇气的时候。”皇太后说着就笑了。>
不娇气,怎么会开口就说李邵“鸭子叫”呢。>
“你多提点她,”皇太后又道,“真有什么就与哀家商量,喜欢什么贡茶贡酒的,哀家也不是没有。”>
徐简笑了下。>
皇太后话语里的意思也很明确。>
她原先就不赞同上回“古月贡酒”的处理办法,她也清楚林云嫣当时讨酒的举动、是徐简在背后出主意,林云嫣的那些娇气、其实是徐简教出来的。>
既然这样,与其叮嘱林云嫣乖顺些,不如直接寻徐简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