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性子说道:“厂办交代下来的,要去找周大姐,你去啊?”>
这小子以前嘴花花,叫周大姐扇了大嘴巴,再没有着过周大姐的边儿。>
袁华狐疑地看着于海棠问道:“蒙我的吧?”>
“爱信不信”>
抹哒了一下眼皮,于海棠微微昂着头,像高傲的天鹅一般,露出雪白的脖颈。>
一转身,带动裙摆转了个半圈儿,迈着步子便往楼梯口走去。>
袁华猜不到于海棠到底是不是去找周大妈,但值班室就这样,只要一个人有事,另一个就得顶上。>
狠狠地剜了一眼扭着小屁股的背影,嘴里嘀嘀咕咕地往广播室去了。>
于海棠自然不是去宣传科,而是下了楼径直往保卫处楼走了过去,丝毫不怕身后广播站二楼那个盯着自己的目光。>
“哼!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
撅了噘嘴,不屑地嘀咕了一句,目光看向保卫楼三楼的一头,那里她虽然没有去过,但她知道,那间办公室里坐着的便是厂里最有潜力的副处级干部。>
听说李学武正在读大学,过几年一毕业就是大学生了,到时候升正处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她也爱样貌好的,但她更知道样貌好当不了饭吃,而副处长却是实打实的能当饭吃。>
他负责进步当干部,赚钱养她,她只要负责貌美如花,咔咔把钱花就行了。>
而对付李学武的切入点她都想好了,一个读大学的人,还能不是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
只要从爱好切入,就没有撬不动的墙角,这招儿她屡试不爽。>
只要对方是她的目标,那对方的爱好就是她的爱好。>
----------------->
“这不是胡闹嘛!乱弹琴!”>
李学武拍了一下桌子,对着站在办公桌对面的沙器之发着脾气道:“我写的纪实报道,表达的是基层同志们在安全管理一线的辛苦付出,写的是实际生产需要的技术总结,怎么特么给我发表到文学专栏上去了?”>
沙器之咧了咧嘴,满脸的尴尬表情。>
等李学武不再发脾气了,将桌上的茶杯往李学武面前推了推。>
看着李学武端了茶杯喝茶,这才解释道:“胡编辑说了,您这篇文章写的实在是太好了,文学性盖过了新闻纪实的本身”。>
见李学武吊着眼睛看过来,沙器之想停已经停不下来了,只好继续说道:“他说您的文章言简意赅、字字珠玉,十分希望广大文学青年学习到您的这种文采……”>
“得得得,让他滚远点儿!”>
李学武不耐烦地放下手里的茶杯,磕在桌子上发出“咚”的一声。>
茶杯盖都跳了三跳,沙器之的眼皮也跟着跳了三跳。>
无怪乎处长要急眼,最近处长正在往某处发力,显然是有特殊计划的。>
先是安排于德才给综合办的笔杆子们下了任务,着力于当前的地震环境,将轧钢厂在双应急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上的经验和成绩进行宣传。>
随后又给主管宣传的谠委副书记谷维洁挂了电话,请求谷副书记支持保卫处工作。>
最后嫌力度不够,影响不够,处长还亲自撰文,给经常发表其文章的钢铁报交了稿。>
万万没想到啊,钢铁报的编辑把纪实报道放在了文学专栏上了。>
要说这文章写的好了还有错?>
其实没错,人家胡编辑也是好心,就是没用对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