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在意,笑着摆摆手往东边院走了过去。>
这边的宿舍楼改造项目倒是不受形势的影响,如火如荼。>
因为施工队设置了安全警戒标识,李学武只站在外面看了看。>
拆了三天了,破烂垃圾都堆了老高,大楼里面真的拆个差不多了。>
其实这种旧楼改造拆的快,装修的也快,只要人凑手,进度是没问题的。>
工程队这边是不缺人的,窦耀祖真是做生意和管理团队的料,为人爽快,对内有一套老的规矩,对外也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这种勤奋的本质其实发展好了,就是一种企业文化。>
李学武给他点的那个要求和发展目标就是让他做大做强设立的,如果真能做到,并且保持下去,未来的建筑行业一定有他的地位。>
这一年来李学武给他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工程,让窦耀祖把钱挣的都觉得咬手了,主动往李学武身边靠拢,对于李学武的话更是言听计从。>
虽然李学武没有提股份的事,但在窦耀祖那,是有一本明白账的。>
民间资本或者技术力量,想要占领市场,稳定发展,不受局势影响,那就得有一定的背景。>
这种背景不能说都是坏的,如果能助力企业成长,激发发展潜能,指引前进方向,那这种力量任是谁都想要。>
窦耀祖想要,也做到了,只要李学武重视的,那他就重视,只要李学武要求的,那他就办到,只要李学武关心的,那他就关心。>
李学武重视质量和安全,那工人的安全就是重要的,工程的质量就是重要的。>
李学武要求他低调务实,那他就稳步发展,不提一步升天,也不想千秋万代。>
李学武关心三样工程,俱乐部、居民区和宿舍楼,那他就三个地方天天跑,宁可把车子蹬烂了,也是要让李学武来的时候见着他,甚至是知道他今天来过。>
老一辈的手艺人,或者说工匠,对于做人和做事都有一套奉行的标准,轻易不会改变。>
就像现在,李学武觉得窦耀祖就是特么个算卦的,每次他要看什么工程,总能见着他。>
如果不是用算卦的来解释,那就只能说窦耀祖跟踪他了。>
“拆完了?”>
“没有~”>
窦耀祖抻了脖子上的毛巾,摘了脸上的口罩,一边往这边走,一边擦了脸和手。>
走到近前给李学武解释道:“墙体有腐蚀和漏水的还得收拾干净,顺便看看内部结构出没出问题”。>
从身后跟班的手里接了茶缸子,由着小跟班用暖瓶给倒了一杯红不刺啦的汤水灌进了肚子里。>
“呵~”>
一口将汤水喝完,使劲儿出了一口气,再用毛巾擦了汗,嘴里解释道:“熬的绿豆汤,搁拔凉的井水镇的,没这个不行了”。>
李学武也能感受到施工工地上的热度,左右看了看,指了治安大队食堂的方向道:“就近了去食堂熬,让他们给加点儿白糖,注意别脱了水”。>
“没事,这边离家也不远了”>
窦耀祖摆了摆手,道:“家里女人熬出来搁井里一宿,早上拿出来灌暖瓶里带过来,足够用”。>
说着话憨厚的一笑,道:“这里跟轧钢厂不一样,有规矩呢,不好麻烦人”。>
李学武见他有安排,也没有再说,只是关心地问道:“找王政委核算资金了嘛?”>
“给了的,周一那天早上给的呢”>
窦耀祖将手里的搪瓷缸子递给了小跟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