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你这边的工资涨了,分局那边的涨不涨?”>
“想啥好事儿呢!”>
李学武笑着说道:“我这是在厂里做的工作,又不是在分局那边获得的奖,想在分局拿这个,得拿全国那种的先进工作者才行呢”。>
说完又补充道:“咱们厂年年都有指标的,你也好好干,说不定今年的先进就落你这了”。>
李学武在分局那边不算是主要负责人,不过因为有治安大队的工作,又不是最低等的,所以工资级别没有轧钢厂这边高,只有十五级,一百二十四块钱。>
现在李学武的工资是一百五十五块五加一百二十四,再加三十块津贴,总计三百零九块五。>
实际上能拿到手里的没这么多,因为还有债券等项目需要“购买”。>
银行发行的债券是要机关人员购买的,每个月还有各种捐款和报纸订阅等项目。>
按照李学武现在工资水平,可能每个月花在这个上面的将近十几块钱。>
当然了,捐款是应该的,建桥修路,栽花植树,都是好事儿。>
买债券也不算啥不好的事,钱存在银行里总是没有债券的利息高的。>
只不过现在无论是工人,还是机关职工,工资水平都不够高,在花钱上面就很节约。>
家里人口多的就不要想着攒钱了,手脚大一点,生活好一点的,基本上就月月光了。>
像是李学武这种的,高工资干部还是少的,毕竟一个人干俩活的事不常见。>
如果李学武一个月赚一百五十五块五,刨除日常消费和养家的钱,能剩下的也不多了。>
主要是这个时候的物价虽然便宜,但那也是相对于后世来说的。>
依照现在的工资水平来看,手里的钱还是不够用。>
秦淮茹为啥羡慕李学武的工资多啊,主要是她家仨孩子上学,幼儿园的槐花三块,小学的小当和棒梗四块,一学期就干进去十一块钱去。>
这还不算书本费,学杂费啥的呢,要是再算上乱七八糟的,可不就是个吃钱的娃嘛。>
可见是无论哪个时期,这养孩子都是个负担。>
不过该生还得生,该养还得养,这孩子要是学习不好就行了,初中每学期六块钱的学费是省下了,养两年上班赚钱去吧。>
“我就不想了,能把现在的工作做好就行了”>
秦淮茹笑了笑,手上摸着闺女的脑袋瓜,心里还是羡慕着。>
说笑了两句,秦淮茹又问道:“京茹咋又不回来?上周说回家了,这周也不说来家里看看”。>
李学武眨了眨眼睛,道:“给她介绍了个对象,今天约出去玩呢”。>
“啥?”>
秦淮茹听见李学武这么说,先是一惊,随后便是一喜。>
李学武说给秦京茹介绍个对象,那还用她担心?>
秦淮茹是真的高兴,这妹子在李学武那干了两个多月,总算是摸着门路了。>
她当时就在想,自己这妹子终究还得是由着李学武来管,不然落在城里这个想法实在是不好办。>
她是没这个能耐了,李学武又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儿,谁能说得了他去。>
现在好了,秦京茹有盼头了,她也是对得起她二叔了。>
“哪儿的?咱们厂的?”>
“司机小韩”>
李学武解释道:“就是以前技术处韩工的小儿子”。>
“我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