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刚开始肯定不会任命为刺史,应该先去长安呆一段时间,接受一下再教育,然后才能出仕任职。
很快,吊着大喇叭的无人机就飞到了东武阳县城上空。
无人机小队远程喊话,将诏书宣读一遍,顺便还给陈宫戴一顶高帽:
“朕尝闻东郡陈宫,乃海内名士,如今正值大汉用人之际,公岂能蜗居一隅冷眼旁观?”
东武阳城内,一位佩剑儒士听着无人机上传来的声音,顿时呆住了。
头上飞的这个小东西是什么?
刚刚宣读的,真是陛下的诏书吗?
陛下为何得知我在东武阳老家隐居呢?
陈宫满脑子疑问,正犹豫时,县令过来请示接下来怎么办。
他不是官身,但因为家里是东武阳望族,所以得知大军来袭时,陈宫不仅接管了城防,甚至还将家里上千个奴仆编入军中,共同守城。
结果还没开打,就听到了皇帝征辟的诏书。
陈宫百感交集,自打他捉放曹挂印离去,跟朝廷就越来越远,偶尔听到消息,也都是些不利于朝廷的。
什么董卓霸占朝堂,什么十八路诸侯各怀心思等等。
他觉得大汉日暮西山,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想救,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等董卓迁都长安,远在兖州的陈宫,就更加得不到朝廷的消息了。
听着大喇叭里宣读的诏书,陈宫热泪盈眶,犹豫一下之后,便翻身上马,命令城门守将开门,他要出城。
不论诏书是真是假,不管对方卖的什么药,身为一个大汉臣民,都要出去面对的。
县令想阻拦,陈宫说道:
“两城的城防俱已安排妥当,如若我死在城外,就按照我的计策抵抗攻城大军,让城内百姓免遭涂炭……若我没死,说明朝廷重新扶摇直上,我等只管安心报效朝廷、报答陛下便可。”
陈宫说完,单枪匹马来到城外,对城门前的斥候小队说道:
“吾乃陈宫,敢问何人宣读陛下诏书?”
高顺领着周瑜从远处打马而来:
“我是大汉中央军骁勇将军高顺,奉陛下之命率军讨伐逆贼曹操,公台兄,你是站在朝廷这边,还是站在曹贼那边?”
一句话,把所有立场都点明了。
陈宫赶紧拱手行礼:
“臣愿追随陛下脚步,为大汉崛起鞠躬尽瘁!”
他恨死曹操了,一听朝廷大军要征讨这位宁负天下人的奸雄,立马成了大汉铁杆,并迅速在心里制定了好几种占领兖州的策略。
周瑜问道:
“公台先生认识陈留张邈吗?”
陈宫答道:
“认识,我们曾一起读书学习,乃同窗好友。”
“曹阿瞒鸠占鹊巢,以陈留之地起家,却又霸占陈留,让张邈张超兄弟竹篮打水一场空,若公台先生有意,可星夜赶往陈留,与张邈兄弟陈述利害关系,让他们率领整个陈留投向朝廷。”
陈宫眼前一亮,他觉得这是个好计策,不过一想到曹操兵强马壮,又有些犹豫:
“张邈兄弟手中并无多少兵马,若曹阿瞒举兵征讨……”
高顺笑着说道:
“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走失,曹操大怒,率军前去徐州讨要,如今不在兖州,而且司州刺史钟繇亲率大军在管城一带徘徊,一旦张邈兄弟投诚,便即可接管陈留,不给曹操翻盘的机会。”
陈宫没想到朝廷早有预案:
“那东郡呢?东郡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万一曹操号令起兵,朝廷能抵挡得住吗?”
高顺说道:
“公台放心,魏郡新任太守董昭,已经率军开始攻打濮阳等地,东郡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