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大魏风华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白沟河之战(二)(2/3)

第四百九十九章 白沟河之战(二)(2/3)

上一页大魏风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领命的将领自去自己负责的大营处集结军队,打起旗号,数刻钟后,南岸魏军七万军势,沿河安扎的大营上下三四万人一时间齐齐动了起来。

而察觉到魏军军阵开始移动,北岸的辽军也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当察觉魏军两万边骑沿河而下,直奔下游杨桥,而上游也有船只顺水而下,在河畔接应士卒之后,所有辽军的将领都意识到,魏军这是要强渡白沟河,主动开启决战了!

土山上的萧山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笑意微微收敛了起来。

白沟河两岸战场的宽度,起码有十余里,而人一旦过万,放眼望去便是无边无际,更何况是整整七万人?

那已经不是肉眼所能清晰观测的了,换句话说,萧山和顾怀这两位主帅,所能观察并且直接做出反应的,只有眼前中军对峙的这一片区域而已,所以上下游的魏军齐齐有了动作,萧山也只能立刻传令,让众多将领纷纷统率起对应的辽军,开始做出相应的动作,准备接敌。

而他则是在那片土山上,继续和对面的伞盖仪仗白马遥遥相对,处理着从战场各处接收到的讯息。

魏军要渡河,从何处渡?

魏国的边骑已经赶赴下游,该不该用剩余的辽国精骑去和魏国边骑兑子?还是留着精骑防备地方步卒强渡白沟河开辟阵地?

还是说,那些魏国的边骑是准备夺桥过河,还是有更深的打算,准备虚晃一枪来一场大规模绕道奔袭?若是绕道奔袭,又从何处来?什么时候来?

魏军步卒若是强渡,是该让辽军全军压上,还是留些预备队?放在何处?是中军还是上下游?

需不需要在上下游渡口增兵?又或者再等等,等魏军渡河上岸后再聚兵?

一连串的问题在开战之后迅速涌上了萧山的脑海,若是一个初上战场的将领,此刻光是面对这些问题就要手忙脚乱,可萧山毕竟是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老将,所以当这些问题出现在脑海里时,他几乎不需要进行思考就传下了相应的军令。

辽国精骑同样赶赴下游,时刻准备缠上对岸的魏国边骑,各处渡口增兵,严防魏军强渡上岸开辟阵地,上下游的侧翼战场交给另外几个将领只会,他亲自坐镇的中军则是迅速聚兵,时刻等着战场各处的消息,一旦出现机会,他要直接吃掉对岸那位藩王所在的魏军中军!

于是,辽军的大营里也迅速同对岸一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对峙了这么些天,双方对于对岸的兵力布置、个中虚实都有了心得,萧平一直担心的是辽军强渡白沟河后无法应对魏人架了大炮的水军,到时候被前后夹击难免伤亡惨重,可如今魏军居然发起了主动的进攻,直接解决了他心中最大的忧虑,也不知道该说是那位魏国的藩王太自大,还是不够沉稳导致这场军事对峙没能一直持续下去。

但在放松下来的同时,他的心中也生起了些疑惑与警惕,这完全是沙场老将的直觉--对岸兵力略少,士气不过相当,之前还一副要依托边境防线死守的模样,若不是自己聚兵邀请,也不会在白沟河南岸应了这场决战,为什么对峙了几天之后,反而发起了进攻?

他们有什么依仗?还是单纯地忍耐不住了想搏一把?

当然,这种决战,临阵许多手段都没了作用,除非对方的目标是自己这个主帅,如果能一举吃掉自己的中军,确实能一举鼎定战场局势--想到这里萧山又果断下令加强了中军的防御,势必不给对方一点机会。

而相比起骤生警惕的萧山,作为魏军主帅的顾怀则是巍然不动,他看着对岸有了动作的骑兵,以及在各处渡口增加的兵力,感受着甫一开战对方便展露出来的见招拆招的意味,只是理都不理两翼形势,也不管对方的动作,只是骑马来到中军军阵最前方,然后眯眼看着对面土山上代表萧山的大旗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魏风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