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灵活的战术,在方圆百里的战场之内狠狠地给自命不凡的欧洲贵族们上了一课。被教做人的欧洲各国从此变本加厉地认为哥萨克、鄂图曼、大食或马木陆这种‘马背上的战士’,才是一流骑兵的巅峰。但别索斯基坚持认为,若论一对一的近身战斗,蒙兀人肯定不是欧洲重甲骑士的对手,何况孛烈儿有大片的森林沼泽和城墙城堡,只要选择合适的战场,列阵重骑兵完全可以发挥出最大威力。
别索斯基选定为战场的地方位于伦贝格(利沃夫)附近的丘陵地带,两河相交之处,一边是丘陵山坡,一边是密林。他的军队里除了孛烈儿骑士,还有曾经的老对头哥萨克骑兵,和再次前来复仇雪恨的条顿骑士。五千哥萨克人的作用是袭扰和诱敌,一万人的条顿军团正面迎敌,而三万孛烈儿骑兵重装列队,手持带球形护手的空心长木矛和长盾,人马全身披挂铁甲,关节处和面部是锁甲,只露两个眼睛,全部布置在丘陵山坡上,伺机对进入包围圈的蒙兀人发起冲锋。
哥萨克和条顿两支友军对战术执行得很彻底,别儿脱脱的前锋轻骑兵在与哥萨克人比拼技巧和互相追击下,引领四万蒙兀大军进入山谷,发现了严阵以待的条顿骑士。蒙兀轻骑兵立刻向两侧散开,露出中间的重甲兵,在旗语的指挥下前进到阵前,准备发起冲锋,凿穿条顿大方阵,再由轻骑兵跟随而上,分割他们,各个击破。
蒙兀重骑兵突击到最前方条顿军团之前,别索斯基立刻率领孛烈儿骑士团启动,翻越山坡,向下俯冲。这些纪律严明的骑士不是漫山遍野的冲下来,而是组成整齐的三个大方阵,如墙行进,排列密集,整齐划一。很多骑手甚至无需手拉缰绳,紧挨在身旁两边的队友马匹会带着他胯下的骏马一齐前进,可以释放出两只手来战斗,一手举枪,一手持盾。尤为特别的是,为了保持队形,并不需要高速冲锋,否则会打乱阵型,影响冲击力。
在如此压倒性的‘铁墙式’队列慢跑冲锋跟前,即便蒙兵的个人技巧可能更胜一筹,一旦遭遇携势下冲而来的一排铁甲骑兵,一人一马要同时面对数根长矛,一瞬间人仰马翻,甚至连人带马一起滚落山坡。蒙兀轻骑兵根本无法对铁甲造成威胁,反而会被杀伤力巨大的长矛轻易地刺穿或挑下马。哪怕短兵相接,蒙军所用的马刀、重锤、狼牙棒等武器更是不如骑士的重剑长盾有效。孛烈儿骑兵保持阵型不散,内部的骑士以弓箭还击远射,外围的骑士以近距离格斗为主,冲溃缀后的蒙兀轻骑兵。
身后的轻骑兵陷入混战,让跑在前方的蒙兀重兵有瞬间的慌乱,条顿军团除了列阵的骑士们,还有大量步兵和几门赶造出来的投掷火炮,虽然打完一发要许久才能填上第二发弹药,但第一波‘三段式’炮击后,已能有效地遏制别儿脱脱的冲锋速度。眼看距离逼近,来不及再打一波炮,条顿骑士们像孛烈儿骑士一样,排成膝盖挨着膝盖的密集两列横队迎向蒙军。哥萨克人在外围点杀溃逃的蒙兀人,却有点技不如人的苗头,只得退回山坡上,在侧翼协助条顿军团一起顶住蒙兀重兵的压力。
在狭长的战场上,以条顿军团为砧,尽管孛烈儿骑士们的速度不占优势,但足以像压路机一样碾压过去。而且,他们拥有良好的纪律性,最前线的骑士可以轮流退入战线内稍事休息,靠持久力顶住蒙兀人的反攻,缓缓推进,争取与条顿军团合围,缩小战场,不让蒙兀人有施展技巧的余地,彻底摧毁蒙军的战意。
尽管满心不甘和暴怒,别儿脱脱仍然当机立断,下令集合突围,以期离开铁甲骑士的碾压。然而人少的条顿军团身后又组织起一波火炮,蒙兵不得靠近,另一侧密林中可见泥泞沼泽,只得选择仰头冲击山坡上的哥萨克人。此时孛烈儿的一个方阵迅速压向山脚,山坡上的哥萨克骑兵也迅速后撤,露出一排推着各种手推车、木刺排、铁蒺藜长锁链等物的步卒。说他们是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