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这推广有点难,但是,对于当朝的监国太子来说,怎么会难呢?
华夏人自古就喜欢面子,奕詝决定,当香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之时,推广就不算太难了。
于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朝会上,奕詝特地让工匠雕琢了一个玉烟嘴,将卫**制造的卷烟套在烟嘴上吸起来。
屡屡青烟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殿上,升起来。
虽然东北的盛京,吉林,还有黑龙江也有吃旱烟或者水烟的,但卷烟没有啊。
薄薄的烟纸里面,塞上经过师傅炮制后,柔嫩的烟丝,点燃以后,吸到嘴里有淡淡的烟草香味,奕詝找到了前世久违的感觉。
当然,这种烟被奕詝命名为“皇家礼炮”。
大臣们看到奕詝吃着这种烟是那样的艳羡,心里也有一种品尝一下的**。
奕詝却无视这些人的**,而是又拿出一支,抽了起来,而且,使用的居然是前些日子让工部尚书将火油蒸馏出来的一种油,奕詝将它命名为汽油。
又让鞍山钢铁厂和军工厂打造了一批打火机,钢铁厂制造外壳,军工厂制造转轮硝石。
经过十多次的实验,第一批打火机终于制造出来。
奕詝将这些打火机按照材料不同,分为金银铜铁四种基本类型,当然,还有一种镶有宝石或者玉石的至尊级打火机。
根据清朝的九品十八级官制,奕詝将自己的打火机定为至尊级。一二三品为黄金级,四五六为白银级。七八.九为青铜级,剩下的就是钢铁级。
接下来,就由小唐子端着漆盘,将皇家礼炮香烟发给了在朝的诸位臣工。
又因为只有六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殿,所以,青铜级的打火机没有发出去,只发完了黄金级和白银级的。
打火机也发了下去,接着,奕詝就给朝臣们示范怎样使用打火机。
示范了几下,奕詝说道,“硝石和汽油(火油)用完以后,到卫**京师商务处所开的货栈里面更换”。
接着,奕詝又拿出第三根烟,示范朝臣怎样抽烟。
大家很容易的就学会了,只不过咳嗽声也此起彼伏。
但在奕詝的注视下,没有人将烟卷扔掉,慢慢地,一些人也就习惯了抽烟,还有人仍旧在咳嗽,不过声音小了好多。
第二天的大清日报除了刊登洋务派和保守派的骂战以外,还刊登了一则烟卷和打火机的通告。
而且,点明打火机和烟卷就是身份的象征。
报纸一发放出去,除了大家继续看辩论性的骂战以外,剩下的就讨论起了“打火机和皇家礼炮”的问题。
与之相关的是,在京城的几大卫**所辖的店铺里,开始出售起了钢铁打火机和一些普通烟卷。
普通烟卷的牌子有“长城”,“铁血”“凯旋”,还有一款女子香烟,叫“娲女”,据说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母神“女娲”而特制的。
奕詝仿照前世,星条国有一种叫爱跑6的手机,进行饥饿营销。自己对打火机,也进行饥饿营销。
当日,两银元一个的打火机,最后买到了二十银元。
当天一万个打火机就买了十八万元,奕詝通过计算,三万人,刚好一个军,一个月军饷啊。
不过这样的坏处就是大清每年的肺癌(肿瘤)的病人在逐年增加。
接下来事情就让卫**商务部去操作,因为奕詝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组建卫**第七军团。
因为僧格林沁的骑兵师来了,当一万多人骑兵师,骑着伊犁马到达京师的时候,整个京营都震惊了。
特别那满脸的杀气,让京城里的百姓从心里上对太子爷的卫**达到了心理上的认知。
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