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到最后都会存在的弊病啊……最后,对你的诸位姨娘,还有祖母,包括皇后都要善待啊。”
“儿臣明白,儿臣一定会善待好自己的姨娘,还有皇额娘(指着静皇后),皇祖母,兄弟姐妹”
“那朕就放心了”,说着,道光的头一歪,手臂就从奕詝的手里滑落下来,然后眼睛慢慢地闭上。
东暖阁里立即爆发了哭天的吼声。
按照老祖宗的规矩,皇上驾崩以后,大太监要进行喊丧的,
察尔汗哭腔着嗓子,大声喊道,“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
奕詝也是真心的哭了起来,因为奕詝真的被道光感动了。虽然这位清朝的皇帝只是自己的便宜阿玛,但是对自己确实不错,而且,对国事虽然都是小补小闹,不过,真的是为了社稷着想啊。
光电火石之间,奕詝突然想到,哭泣的次数还多,现在最主要的是将道光安葬,自己登基继承皇位啊!
大家看到奕詝停止了哭泣,也不约而同地静了下来。奕詝也恍然大悟到‘原来这些人都是假哭啊’。
奕詝一看大家都不哭了。立即说道,“既然皇阿玛驾崩了,那就必须隆葬归天,生前,皇阿玛对穆中堂最是青睐,那皇阿玛的治葬大臣就让穆爱卿兼任吧,穆爱卿,你没有问题吧?”
穆彰阿虽然心里不愿意,因为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候啊,自己一旦去治葬,那奕詝就会顺利登基。
可是,先皇确实对自己最好,不治葬说不过去啊。
穆彰阿只好跪下来说道,“臣遵旨”。
穆彰阿应承下来,奕詝也开始了自己的登基之路。不过,奕詝也不着急,因为道光的丧葬还是非常费时间的。
在清代,皇帝的丧被称为“凶礼”,和登基、婚礼、寿辰一样重要。
所以,皇帝死后,由礼部、銮仪卫和内务司共同办理,所耗用的钱财不计其数。
据有关史料记载,皇帝在生前就要选择好陵墓地址。
清朝自顺治帝开始,历代皇帝和后妃们的陵墓选在东陵(河北遵化县)和西陵(河北易县)两处。他们在位时就营建自己的“地下宫殿”。至于棺木器厂(皇帝称“梓宫”)要用云南的金丝楠木,所花运费要以数十万两白银计。
棺木做成后,要刷上四十九道漆。皇帝咽气之后(称晏驾或驾崩),要择吉时良辰入殓。入殓之后,还要不断地举行法事和吊唁活动。在德胜门还要演杠十天,杠夫按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先抬着一块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独龙木,大约有万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练到走时水洒不出来为止。在演杠时,还要日夜施工,抢修去陵墓的御道。
出灵那天,先用72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有1628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128人,分三班轮流抬送。
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北京到陵地,沿途几百里,第段距离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时间都要一个多月,那自己也不是太着急。
奕詝安排完这些,嘱咐完肃顺和赛尚阿以后,就往澄静斋赶,在路上,奕詝发现整个京师都是一片缟素。
回到澄静斋,奕詝心理上虽然有些悲伤,可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