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494章 兰竹体制(四)(2/3)

第494章 兰竹体制(四)(2/3)

上一页晚明之我主沉浮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我们不仅要为海商提供贸易据,还要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就是这个意思,”朱由检笑道:“过境贸易,参与的百姓毕竟不会太多,但建造大量的生产工厂,就会招收大量的百姓工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手中有余钱,”朱由检紧追一步,“百姓手中的钱多了,你们商家的生意,也会更好做!”

“果然是这样!”陈达如释重负,“王大人如此看透商业也之精髓,却不来经商,实在是可惜了!”

“哈哈,陈大人才是商场的精英,”朱由检哈哈大笑,“只是陈大人原来只注重商业本身的利益,但现在不同了,陈大人既然是兰竹省省长,就要为兰竹的百姓考虑。”

“嘿嘿!”陈达讪讪地笑,他这才想到,一个人的身份不同,出发就会不一样,“王大人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真乃经天纬地之才。”

“陈大人过奖了,在下哪里及得上陛下之万一?陛下才是经天纬地之才,”朱由检摇着头笑笑,将所有的功劳都推到“陛下”的身上,“陛下还让我问问陈大人,将来的兰竹省,从事商业、工业的百姓,究竟能占到所有百姓的几成?”

“几成?”陈达微闭着眼睛思索良久,竟然没有结果,他偷看着朱由检,发觉朱由检正不紧不慢地喝着香茗,显然是在等他的答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恐怕不到三成!”

朱由检放下瓷杯,缓缓说道:“如果五年之内,从事工商业的百姓,能达到三成,陈大人功不可没,”不待陈达回话,他继续说道:“即便能达到三成,也还不到百姓总数的一半,陈大人,还有七成的百姓,将来怎么办?”

“其余的百姓,自然是要耕作,”陈达知道,无论是大明内地,还是南洋,更多的百姓还是从事农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挣再多的银子也没有用,“王大人的意思,是要下官多关心这些耕作的百姓?”

“陛下是这么说的,”朱由检头,“首先得让所有的百姓有地可耕,百姓有饭吃了,兰竹省才会安定。”

朱由检自然希望兰竹省的百姓尽量多耕作些农田,兰竹岛四面都是平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又处于热带地域,水稻一年两三熟,这些农田要是抛荒,实在太可惜了,粮食不愁没有销路,吃不掉没关系,可以卖给大明内地。

更为重要的是,在分配土地的时候,如果措施得当,还可以吸引土人的归化。

“陛下说了,农耕是一省的根本,只有粮食丰富,百姓有饭吃,兰竹才会稳定;工业是兰竹走向富裕的标志,工业发展起来了,百姓才会从中受益;商业是产生巨大益润的基础,没有商业,百姓生产出的货物,就无法转换成银钱上的收入。所以陛下希望,陈大人能逐渐提高农业耕作的技术,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逐步减少从事农业耕作的人口,将他们纳入工商业范畴,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走向富裕。”

“下官谨遵陛下教诲!”陈达隔空向北方施礼,“有陛下在京师指导,兰竹的政务,一定会蒸蒸日上。”陈达心中却是暗暗焦急,原来经商与入士,竟然有如此大的区别,要不是陛下派出钦差,他还以为入士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家族的财物,自己从此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有陈大人在兰竹,陛下也会放心!”朱由检对这次谈话,也是相当满意,陈达虽然没有为官的经历,但作为商人,他的脑子很活,一就透,比内地那些圣人之徒好对付多了,正因为没有入士的经历,他才没有官油子的心态,比起东林党,既有一腔热血,又没有他们身上的那种顽固。

不过,朱由检与陈达交往的时间,不过半日,陈达毕竟是商人出身,逐利的本性,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他还要敲打一番,“陈大人对商业最为熟悉,可知大明对商业的限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晚明之我主沉浮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