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544章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1/3)

第544章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1/3)

上一章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1923年1月,胡适主编的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刊物国学季刊第一期出版。这本刊物虽是以研究国学为目的,却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编排方式是自左向右的“横排”,文章也全部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仅刊物的外在形式在学术界就引发一次不大不小的革命。在中国顶尖国立大学出版,讨论国学的刊物,竟然使用“蛮夷”的形式,这一举动对当时的学术界,可是振动不小。不光是形式,国学季刊在内容上也开启了西体中用的国学研究时代。

创办国学季刊,是北大国学门的一大举措,该刊问世后刊登了多篇经典之作,而尤以胡适执笔撰写的发刊宣言影响最著。

胡适在宣言中首先对明末迄于民初三百年中古学研究的历史给以检讨,首先肯定了三百年来整理古书、发现古书、发现古物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同时指出其缺点:一研究的范围太窄;二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三缺乏参考比较的资料。

而后提出研究古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有三个方面,一是扩大研究范围,二是注意系统的整理,三是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特别对如何系统整理的问题作了详尽阐释。

最后以三个方向的期待作为治国学的互勉条件:“第一,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第二,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资料。第三,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

胡适晚年的时候,回忆起这篇〈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时说,这是一篇“主张以新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国学的宣言”,是“新国学的研究大纲”。

2月4日,胡适根据新获得的材料对以前所作的西游记序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完成了〈西游记〉考证一文。

3月4日,胡适应清华学校四位即将出国留学青年之请,拟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胡适在序言中说:这个书目是我答应清华学校胡君敦元等四个人拟的。他们都是将要往外国留学的少年。很想在短时期中得着国故学的常识。所以我拟这个书目的时候,并不为国学有根柢的人设想,只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这是我要声明的第一点。

“这虽是一个节目,却也是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可以叫做“历史的国学研究法”,这四五年来,我不知收到多少青年朋友询问“治国学有何门径”的信

“对初学人说法,须先引起他的真兴趣,他然后肯下死工夫。在这个没有门径的时候,我曾想出一个下手方法来:就是用历史的线索做我们的天然系统,用这个天然继续演进的顺序做我们治国学的历程。这个书目便是依着这个观念做的。这个书目的顺序便是下手的法门。这是我要声明的第二点。”

4月初,胡适开始作英文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一文,认为“此题甚不易作,因断代不易也”。胡适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自宋代起,王学之兴是第二期,清学之兴是第三期,文化运动是第四期。

在此期间,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

1923年2月14日,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人生观”的演讲,对科学主义的思想倾向提出批评。这篇演讲词随之发表于清华周刊第272期。

张君劢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上海市宝山区人,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推崇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

张君劢开宗明义指出,科学与人生观是根本不同的:“科学之中,有一定之原理原则,而此原理原则,皆有证据”;然而“同为人生,因彼此观察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