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司?
对这个世道已经不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李老道首先冒出了一个想法。
诏狱司,是汉朝延续法家所设的衙门。
明面上说,是为九卿、郡守、以及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在犯罪后由帝王下诏书后,关押犯人的地方。
而要是真讲究起来,他的“刑政”称谓里面,包含最多的解释,是“皇帝的监狱”这个意思。
隋朝没有诏狱司,直接改“大理”了。
但里面其实也是换汤不换药,诏狱司在建立之初,乃是由法家之人执掌,当今江湖行当里的仵作、刽子手,缝皮匠、捡骨人等等都可以认为是从诏狱司里面流出来的分支。
这是明面上的。。但实际在暗地里,诏狱司里的人,对自身除了按照各朝各部的官称不同外,对内,他们有着一套自己的传承体系。
同样是以品级划分,九品最低,一品最高。
自称:“审死官”。
或者说“判官”。
没什么区别。
搞的就是赏善罚恶那一套,以法家之理立心,立道,虽然从事审讯判案,但并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俗话说国无法不立,判案审讯这些先不谈,就说与人争斗时,他们便是以“法”来度量人心。
与他们争,他们为官,你是民。
只要王朝还在,法度还在,那么便有着一份天然的压迫。不管是交手还是论辩,他们自身所携带的那股由无数法家先辈所定下来的道理,便会在一寸、一分、甚至纵横刹那之间,带给你一层又一层的压迫。
若做过亏心事,或者奸淫掳掠,杀人放火……那么自身力量每次交手都会愈发减弱,而他们则会以法代行,一招比一招重。
自身罪孽与法背道而驰越远,越重,在对上他们时,便会越弱。
此消彼长之下,最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度无情。不管是死人手上, 还是被抓回去入狱, 那都是理所应当。
这便是狐裘大人所说的“道理”。
比起李老道这种自己“瞎琢磨”出来的野狐禅, 自商君、韩非子、董仲舒等人一辈又一辈传下的法之度量,已经为这群审死判官铺就好了一条通往悟道境、乃至更高之“道理”的康庄大道。
以己代法,以法制人。
但这不是他最惊讶的……
诏狱司是正儿下来,皇后娘娘的圣旨还能不能保住你!”
没理会他的嘲讽,却听明白了为什么对方对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后,李臻问道:
“所以,趁现在,能给我个机会解释不?”
“……”
杜如晦眼眸中全是冷笑。
自辩也好,高喊冤枉也罢。
诏狱司的卷宗之中,什么人没有?什么人没见过?
想解释?
徒劳而已。
而见对方不说话,李臻耸耸肩,说道:
“这故事……可就老长老长了,不过咱们长话短说。我这次之所以会在这里,是因为我和老师在立春后那日在山中……”
……
今夜,月朗星稀。
微寒的天气之下,那湿气褪尽后的树枝终于燃烧了起来。
把已经只剩猩红的火堆再次添加了一朵闪烁的火焰。
火焰映照之下,原本冷笑观人的书生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所以我想的很简单,先搞出来个神仙显灵的异象,然后引得一些不管是凑热闹,还是真的心性虔诚之人聚到这边,然后我以真武之口,传下法旨,让熟悉商县村庄耕地的人出来。与我一同用最快的时间,把那些被征了徭役的民夫家中田地耕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