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失色的呼延将军,瞥见副将们的面色,惨白一片,甚至有人的手指都在颤抖,明显被这条消息吓得不轻。>
他忽然想起,自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言家一面旗帜吓得屁滚尿流的小兵,他现在是一军之统帅,是这些副将的将军。>
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必须摆脱这种境况。>
呼延将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看着神色困顿的探马沉声问道:“你可看仔细了,那真的是言家的旗帜?”>
探马道:“将军,千真万确,末将看得分明,不会有错!”>
呼延将军又问:“他们有多少人?”>
“两万人左右。”>
“两万人……”呼延将军凝眉陷入沉思。>
“将军,蓟门关既已失守,那我们何不深入敌境,搅他个天翻地覆?”一个副将狠声提议道。>
“不妥!”另一位副将反对,“我们攻破蓟门关,兵临幽州城下,本来可以凭借事先潜入城中的将士接引,从而夺下城池。”>
“但我们失败了。再者,城中的梁军必定早已向附近求援,若援军一到,而我们无险可守,到时必定危矣。”>
“所以将军,末将认为当下之急,是火速赶往蓟门关或者其他关隘,趁乱冲破梁军的锁困,返回大辽!”>
“……”>
副将们纷纷谏言,各抒己见,大帐中一时热闹非凡。>
呼延将军沉默良久,忽然缓缓举起一手,副将们的讨论声骤然停止,纷纷扭头看着他。>
呼延将军面色凝重,沉声吩咐道:>
“撤!撤向蓟门关,寻找机会破关而出。”>
“务必小心,不可引起梁军斥候的注意,沿途也需避开言大山的两万大军……立即行动,尔等亲自下去督促。”>
“末将等领命!”副将们一起退出大帐,各自忙碌去了。>
“……”>
话说奔波了一整日的辽军将士们,这才刚刚睡下,还未进入梦乡,就被人粗暴的唤醒,说什么……立即出发赶往蓟门关?>
搞什么啊!>
部分脾气火爆的将士当即大怒,直接就发作。>
唰!>
两柄明晃晃的大刀,突然架在那将士的脖子上面,寒气逼人,如此一来,不管脾气多么火爆的将士都老实了,不敢再闹事。>
辽军动作很快。>
不久之后,大军开拔,连夜往西北方向的蓟门关急速行军而去。>
刚刚扎下的营寨也没有拆。>
原样保留在那里。>
呼延将军想借此迷惑梁军的斥候,但他们撤军的行动真的太明显了,根本瞒不住梁军的眼线。>
第一时间,辽军撤退的消息就送到了幽州衙门大堂内,被苏贤等人所知。>
苏贤哈欠连天,都准备回房休息了,他预估,今晚应该不会再有大事发生。>
这条消息此时传来,苏贤瞬间困意全消。>
他与周记室、幽州刺史对了下眼神,狐疑问道:“辽军连夜撤往西北方向,究竟是什么缘故?”>
周记室揉了揉脸,摇头猜测道:“或许,蓟门关又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苏贤灌了一口浓茶提神,蹙眉道:“此事一定有古怪……”>
一语未了,这时,一个斥候忽然赶来,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蓟门关,又被夺了回来。>
夺回蓟门关之人,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