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贤擦了把汗,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了。>
接下来,他换了另一种画法,不画正面,而是改画侧面,如此更能反应罩碗的大小。>
李幼卿也没有再要求“真实”,随便苏贤怎么画,只要能表达清楚就好。>
不久后,苏贤画完了十副简笔画,按照罩碗的大小,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至此,李幼卿对罩碗的规格终于有了直观的了解。>
接下来就该解决“不挺”的问题了。>
这次两人都保持了克制,只讨论问题,不做他想。>
苏贤也不含糊,提出了弹力肩带以及在玉罩里加入铁丝的建议,对玉罩的型制也进行了改良优化……>
李幼卿听罢这些建议,顿时茅塞顿开,最后笑道:“本宫会找人改良玉罩,之后还会找各种……大小的女子进行试穿。”>
“呃……”苏贤不知该如何应答。>
“到时候苏谘议也来参详参详吧。”李幼卿笑道。>
“下官领命!”>
“……”>
苏贤见没有其他事了,便告辞离开。>
窗外的秋典军微感失望,她原本还以为公主与苏贤之间会发生一些令人长针眼的事呢。>
苏贤离开公主寝帐后,抹了把脸,因想起预防瘟疫之法还没有交代完成,便快步跑向周记室的帐篷……>
这一交代,就交代到了下午。>
送周记室踏上南下灾区的官道之后,苏贤顺势返回瀛州城,忙活了一天,也该“下班”了。>
就在他刚刚回到东城街的苏府之际,城北大营辕门之中,同时奔出三匹快马,奔赴各个不同的方向。>
他们是信使。>
为其余三大灾区的黜置使,也就是河东道黜置使、都畿道黜置使、河南道黜置使送去预防瘟疫之法的详细章程。>
其实,兰陵公主与王司马等属官都认为,不应该将预防瘟疫之法送给其他三大灾区。>
第一,人家不一定会采纳,何必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呢?>
第二,若瘟疫果真被预防住,这必将是天大的功劳,他们独享这份功劳不好么?要知道其他三大灾区中,河东道黜置使与河南道黜置使都是钱中书及太子的人!>
若将预防瘟疫之法送出,无异于“资敌”,只有蠢货才会干这样的事。>
那为何最后李幼卿又将此法送出去了呢?>
因为苏贤的建议。>
苏贤说道:>
“从大局上来看,此法一旦成功,便是拯救天下黎明百姓的济世良方,公主身为大梁女相,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其他灾区的百姓感染瘟疫而亡么?”>
“这是其一。”>
“还有第二点,试想,若此法成功之后,我们河北道成功预防住了瘟疫,而其他三个灾区死伤惨重,甚至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要是女皇陛下问起,为何不解救其他灾区的百姓?请问公主如何回答?”>
“……”>
李幼卿不愧为女中豪杰,一点就透,她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岂可在大是大非面前出错。>
再说了,若此法被证明有效,属于她的那一份功劳一个都跑不掉!>
于是李幼卿大手一挥,三位使者带着书信直奔其余三大灾区而去。>
至于他们采不采纳,就不知道了,这种事尽人事听天命即可,因为着实鞭长莫及。>
……>
当日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