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赤色三国 > 41 根据地的变化(1/2)

41 根据地的变化(1/2)

上一章赤色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41根据地的变化

诸葛亮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师北上了。李定其实心里清楚地知道,迎接他的,将是郝昭的迎头痛击。

然而这一切他阻止不了,毕竟他已经尽力了。

李定和陈明华在去岁秋末进入成都,其实多半是被逼无奈。毕竟以当时的形势,如果不冒死进入成都,很可能根据地就要面临诸葛亮的大军围剿。然而现在刚刚过去不到半年,形势就为之大变。李定在成都的成功是根据地所有同志,包括李定自己当初都想象不到的。

这不能不归功于李定的胆色、才干和个人魅力,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李定和陈明华这次进入成都,收获颇丰。第一,李定升职为郡守,在涪陵郡有了正言顺的执政权,这让他接下来在涪陵郡推行的一系列改革都有法可依,也不会因此招致诸葛亮的猜忌和仇恨。

第二,他与诸葛亮达成的合作共识为根据地获得了许多政策上的支持。无论是免征兵员,还是放任流民进入涪陵县,都对涪陵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诸葛亮在未来很可能会为他的这个决定后悔,一群群土改队日夜不断地在下层民众中传播着兵团的影响力,渴望前往兵团治下的群众人数远比诸葛亮想象的多。

第三,他在成都埋下了一颗钉子。李定以成都纺织厂的建立为契机,成立了安全局。这个以陈明华为领导的小部门虽然在目前看来,还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但在未来,这个情报部门很可能为人民的革命事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李定和费承之间,早就没有了当初互相利用的勾心斗角。经过了短短一个冬天,两人无论是从友谊上还是利益上,都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当李定要离开成都时回到涪陵时,费承推掉了所有的事务,亲自前来相送。直送出成都城外20余里,方才依依惜别。

“费君,莫要再远送了。”

费承拉住李定的衣袖,诚恳地说道:“克之,还好当初丞相派遣我去了你的汉复县。你我虽然地位不同,思想不同,但仍不失为知己。希望日后还能与你共事。”

李定笑道:“费君,切莫如此说话。大丈夫行走世间,岂能依依作小儿女态?你我神交情重,无论日后天下大势如何发展,都不会影响你我二人私下的友情。”

李定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人民革命的伟大目标,而费承的出身就是剥削阶级,他的父亲更是丞相府重臣。二人立场不同,无论如何都可以想见,在日后李定费承二人一定会走向对立面,甚至可能刀兵相见。

费承没有听出李定语中的深意,毕竟此刻他深深相信李定身为汉臣,不会因为公事而与自己产生矛盾。他解下了腰间的配剑,递往李定手中,“克之,此剑名为白鸿,伴我多年。此去路远,且留得此剑防身。”

李定缓缓拔出白鸿剑,只见剑锋如星光一般寒耀,剑身光洁闪亮,犹如一捧秋水。

“好剑!我收下了!”李定并没有客气,哈哈大笑道。

费承豪气地一笑:“你倒是不与我客气。罢了!你且去吧!来日方长!”随即拨转马头,两腿轻轻一夹,头也不回地疾驰而去……

在来的路上,李定一行人前呼后拥,而在回涪陵的路上,李定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然而除非是被自己根据地的人当做探子抓起来之外,在益州独自行走其实并没有什么风险,因为在诸葛亮丞相府的管理下,益州并没有什么悍匪盗寇。

李定骑着马,一路紧赶慢赶地赶回了汉复县。他实在很是好奇,也很是期待,不知道根据地的同志们在自己离去的这半年里,已经把根据地建设成了什么样子。

刚刚一进入涪陵郡地界,便感觉眼前的一切已经大不一样,田地间似乎到处都可见兵团的红旗,李定心中感叹不已。原本在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赤色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