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从靖康开始 > 第二百九十四章 朕说了不算(1/4)

第二百九十四章 朕说了不算(1/4)

上一章从靖康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北宋科举,进士跟进士也很大不同的。

两宋科举一共118科,共有进士三万多人。

平均每科三百多。

北宋太宗赵光义时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又分进士为五等,一、二、三等赐进士及第,四、五等赐进士出身。

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四年(1011)颁布《亲试进士条制》,制定出五个等级的标准。

宋仁宗赵祯,在天圣五年(1027),分进士为六等,第一等仅有前五名。

不管几等,反正中了就能当官。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殿试,宋仁宗亲自主持,宣布殿试不淘汰考生,凡是参加殿试者一律录取。

这一年参加殿试的388名进士科举人、389名诸科举人全部被录取。

从此,殿试不淘汰,只是根据考试成绩给考生排名就成为定制。不过,由于殿试的名次对考生将来入仕和升迁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考生们对殿试还是非常重视的。

听见朱琏提问,李纲,梁扬祖对殿试发表看法,梁扬祖力主支持陈过庭的谏言。把考生接到登州殿试。

李纲也表示赞同,因为太学生考试张榜以后,也会接到登州。

李敬没说话,不代表朱琏就让他在一边闷着笑。

“靖王,陈尚书谏言此番恩科效彷仁宗皇帝殿试,取三百八十八名考生,太学同样张榜录取三百名,你怎么看?”

原定太学录取的人数是两百。

如今陈过庭这个建议,是考虑到科举上榜的学子和太学生录取上榜重叠人数。

“太后,卑将是掌兵之人,不敢妄言......”

“太后,臣弹劾李枢密使欺君,他任职山东东路宣抚使,把此地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三司盐铁之道,大宋无人能及李枢密使,任职太学教习期间,靖王堪称太学首席教授......”

在李敬看来,多几十个,少几十个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太学送走了上一届学子,留用了一些,第二批的时候,又有意的培养了一批教习,专门整理以往李芘,李敬,陈过庭,黄灿等人的教学内容,深挖细嚼,完全有能力扩招。

至于科举人数,多点也好,反正张叔夜,李纲两个黑脸一旦把属官锻炼出来,展开全国大规模巡视。

少不了会掉一大把的乌纱帽。

至少科举现在还不可能取消,以后太学,三司吏员考试,教部在筹办几所大学。

时间长了,各类人才的优劣就出来了。

李纲可不认为这是小事,为国取材,乃是大宋最大的国事之一,张口就参了一本。

参完的李纲得意的对李敬扬起了眉毛,仿佛在说,咱们都是一起被封赏的王爷,谁还不知道谁。….朱琏不禁莞尔,笑着捂嘴。

梁扬祖也笑喷了,他觉得李敬太好玩了,明明自己文武兼备,偏偏装成武将样子,涉及朝廷文事,处处躲在人身后。

大宋传奇战神,就这副德行?

说来也没人信啊。

“太后,在我看来,科举成绩考的再好也没用,执政地方才是他们真正的考试,陈公谏言让他们来登州开拓眼见没错,我可以调动水师船只配合,不仅张榜学子可以来,科举落榜学子也可以自愿报名来登州观摩殿试,如果落榜学子连三司吏员考试也落榜了,愿意去临安太上皇办理的学府求学的,我们还可以派船送去.......”

恩科学子,都是从州府一层层考上来的,千里跋涉到汴梁。

却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从靖康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