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西周长歌 > 四百一十一 夷人的委屈(1/2)

四百一十一 夷人的委屈(1/2)

上一章西周长歌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其次,东夷叛乱牵制了商朝的主力军队,给了周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战略机会。没有了商朝的压制,周文王与周武王才可以放手发展壮大,乃至攻打商朝的铁杆盟友。说到底,此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商夷战争得利的是周人。

武王克商建立了大周王朝,东方的夷人部族却依旧不肯驯服。根据《尚书。费誓》的记载,周穆王时期一个叫徐夷的部族僭号称王,兴兵直逼成周洛阳,差点攻破了洛邑城。最终,周穆王联合楚国进攻徐夷,最终才攻破徐国,僭号的徐偃王自杀。

在夷人的传说中,徐偃王自杀那日宛如天地末日一般。天空浓云骤然四合,隆隆沉雷震撼天地,整个徐城顿时黑暗如墨。电光蛇舞阴空,巨雷连番炸开,暴雨翻江倒海排天而来,巨大的金铁轰鸣之声连绵不绝,高天翻滚着火红的云团……

云收雨住之时,徐偃王私铸的大鼎连同他自己的尸身全部无影无踪了。自此,夷人部族陷入了百年沉寂当中。

五六十年的时光倏忽而过,夷人部民们又一次疯狂了。

其实,自夏商周三代有「国」伊始,战胜国对待先朝遗民的治理方式大体经历了两个过程:最先是封先朝贵族为自治诸侯,后来则是保留封地而取消治权。这一过程的演变,是血淋淋的复辟与反复辟较量的结果。

三代更替,商灭夏,周灭商,初期都曾经尊奉先朝遗族,许其在祖先发祥地立国自治,也就是允许其作为一个有治权的诸侯存在。其实,自治诸侯意味着几乎是完全意义上的军政治权。只要不反叛,只要向天子纳贡称臣,中央王室对自治诸侯几乎没有任何干涉。

新战胜国之意图,重心是要通过保留并尊崇先朝王族,使天下庶民信服本朝之王道仁德,从而心悦诚服地臣服于新王朝。周以王道仁治著称,不仅对前朝如此,对四周夷狄政权亦是采取相类似的「荒服怀柔」的抚政。

然则,事实却总是与新战胜国的期望相反。先朝遗族一旦作为治权诸侯存在,便会千方百计地图谋复辟旧时王制,最终每每酿成颠覆新政权的祸根。最先尝到苦果的,恰恰是力倡王道德化的周室新朝。

周人自诩德治天下,灭商后非但准许殷商遗族原居故地做自治诸侯,还分别将神农氏,黄帝,尧,舜,禹等「圣王」的后裔部族,一律封为自治诸侯。

然而,仅仅过了两三年,周武王刚刚病逝,殷商遗民首领武庚立即策动了大规模叛乱,非但联合了几乎所有的「圣王」遗族诸侯与东方夷人部族大举叛周,且匪夷所思地鼓动了周室王族中的反叛势力一起反周,其声势之大,只差点儿淹没了这个新王朝。全靠着那位雄谋远略的周公旦的全力运筹,周王朝才终于平定了这场以殷商遗民诸侯为根基的大叛乱。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华夏内战,更是一则极其惨痛的治国教训。

它使普天之下都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有着几百年悠久传统的先朝王族,其复辟祖先旧制的愿望几乎是永远难以磨灭的;而对于蛮夷之族,则只有一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自此,周王朝改变了对于四面夷狄蛮戎的「荒服」政策,改以一手镇压,一手安抚的两手政策。然到了穆王时代,以突袭猃狁与东征徐夷两事为转折,变为完全的镇压政策。不幸的是猃狁越打越强,终成悬在关中王畿上空的一柄利剑;而东夷,因地离周王朝核心统治区——中原太近,而不断遭到打压,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夷人的日子越过越难。

第一桩委屈,乃是周朝实行的井田制。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个「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

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西周长歌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