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由检入主南京紫禁城旬月以来,既无登基大典,也无圣旨昭告天下。>
大学士高弘图至今依然记得,那一日他正与礼部尚书王铎商议南京江防事宜,突兀便见大队士兵闯入了紫禁城。>
高弘图正欲上前质问,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对他说:“高弘图,来奉天殿!”>
高弘图一震,循声望去,便只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在众人的簇拥下朝前而去。>
那人比之年前所见,多了一些佝偻,头发也花白了许多。只是其步伐坚定,肩膀平稳,气度从容,宛然便有勃勃生机随之而来。>
高弘图愣了半响,宛遭雷亟!>
过了半响,才缓缓转头看向王铎……>
却见王铎的一张脸上,早已泪如雨下,连胡须都被泪水粘连到了一绺。>
“是陛下吗?”高弘图问王铎。>
“是陛下啊!”王铎当即便嚎啕大哭了起来。>
高弘图也捶胸大哭了起来,一路跟了上去。>
泪眼朦胧间,似乎便见得原本早已经倾塌的天柱下,竟然似乎还有一根细弱的枝干,在努力地支撑着!>
……>
6月10日,乃是朱由检进入南京20日后。>
南京中枢终于发布了第一份圣旨,经皇帝用玺,内阁用印之后,由锦衣卫缇骑分传四方。>
“诏曰:蠲免天下农税,百年不征!”>
此旨一出,江南沸腾。>
倒不是为了减免农税而欢呼,毕竟大明朝的农税,早已经征收到了崇祯70年,减免不减免也没什么意义。>
而且官府收税的花样繁多,大名鼎鼎的‘剿饷’‘练饷’‘辽饷’就不必说了,各种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今日不收农税,明日改收桑税、蚕税、粪税……官府总是有办法的。>
大明朝廷的信誉,在如今的天下,也就只剩下个贞洁牌坊的价值了。>
江南之所以沸腾,乃是圣旨上那一枚大印,明明白白地写着“崇祯皇帝御用之宝”!>
圣旨的落款,亦是明明白白地写着“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初十”!>
并非所有人都能见到圣旨,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圣旨是经过史可法、高弘图、侯恂、王铎一干老臣共同用印的!>
可以不相信侯恂、王铎二人,但史可法、高弘图这两个名字却是金字招牌,断不会在此事上弄虚作假!>
如此一来,这些日子所传言的《新明录》《明纪元》《京宫词》……便统统都是诽谤之言了?>
之前闹得纷纷扬扬的‘李狗儿’一案,顿时反转!>
也不怪苏州那位的舆论战斗力太拉胯,实在是南京的这位,招牌要响亮得多!>
甲申年,天下一共有五个皇帝,已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的“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对于蝼蚁一般的百姓们来说,不过是一句空话,暂时还影响不到他们的身上来。>
在平头百姓的心中,这五个皇帝却是各有不同的。>
论哪家实力最强,当然是北京那位!>
要论哪家最得民心,肯定非西京大顺莫属!>
要论哪家最凶狠,大西说他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要论哪家最富,弘光朝廷也有资格吱一声!>
但要说哪个朝廷的招牌最亮,当然还是南京这位了!>
大明崇祯,天下共主!>
听不听他的话是一回事,但只要有这位主儿在,别家的四个皇帝便总感觉是个草头王,屁股上像是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