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长乐夜未央 > 59、“我能如何打算?”(1/3)

59、“我能如何打算?”(1/3)

上一章长乐夜未央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笔x趣x阁。。

后世皆称“立君之法,莫严于公羊”,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公羊传》所说的立嗣之法“防爱争”……

――立嗣从来也没有最好的方法,这般已可算是最不坏的制度了。

《公羊传》对嫡庶承嗣的规定尤其多――“无以妾为妻”、“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种种细微之处皆可见对嫡庶尊卑的约束之规。

汉初崇尚黄老道家的无为之治,至先帝时,开拓进取,力求功业,儒家开始倍受尊崇,以春秋经传所分的三家学派来说,又是推崇微言大义的公羊学派最得帝心。毕竟,《左氏》详于叙事,《谷梁传》推崇宗法,而《公羊传》微言大义,极推“大一统”、“大复仇”,正合汉室历代先帝的所需。

而论立嗣之法,嫡长之制素来深入人心,大汉宗室也不例外,对嫡长尤为重视。

高皇帝于汉二年即立嫡子为太子,对更加年长的庶出长子,却直至汉七年才得分封爵土。惠帝无后,文帝以高皇帝在世诸子之中,年最长而得立,在元妃与嫡子俱殁的情况下,先立长子为太子,再立以太子之母为皇后,也深合《春秋》之义。

及至景帝,初立刘荣为皇太子之时,因其是长子,景帝也就不必非行废后之举,待属意中子刘彻之后,为了名正言顺,景帝是先废皇后,立刘彻之母为皇后,随后才立刘彻。

汉制尊母,比如说,列侯之母方能称太夫人,子非列侯,不得称太夫人,但是,嫡母的地位仍然是被保障――一般来说,继承人若是庶子,其嫡母在世,固然不能称嫡母为太夫人,但是,同样,生母也是不会被尊为太夫人的。宗室王爵在尊王太后之类的事情,也是遵循同样的原则。(注1)

当然,实际权力就不太好说了。

――刘荣为皇太子,尽管皇后仍是薄氏,但是,景帝病重之际,所托之人仍是皇太子的生母栗夫人,而不是自己的皇后。

――很显然,因为亲疏以及影响力的关系,生母很容易比嫡母拥有更多的权力。

民间更是如此,置爵后、代户后皆是正嫡所出的长子优先,同父兄弟姊妹为继承人的,则优先考虑同母所出的最长者。

不过,皇帝立嗣所涉及的问题远比民间要多。

按照尊亲的原则,皇帝之母为皇太后――嫡母还是生母?

――嫡母比生母尊贵是肯定的,可是,断没有子为王,母为奴的道理!

――母以子贵。子既显贵,若不尊生母,是为不孝!

――嫡母是父考正室,不尊嫡母即是违父意,更是不孝!

因为大汉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这会儿,哪怕是想一想都让人头痛。

――可是,如果皇帝驾崩时,只有后宫嫔御有子……这便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

诸侯王可以不尊生母,仍以嫡母为尊,却不称王太后,而是以父谥称之,即某王后,待嫡母过世,再尊生母为王太后。

可是皇帝呢?

天子至尊。素来是尊尊亲亲,绝对没有子为天子,母不享后礼的道理。

究竟该如何?汉制无例,便只能上寻先代之例。

《春秋》无疑是最好的范本。

――很显然,刘弗陵如此认真地,反复研读《春秋》开篇之文,正是想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更准确地说,刘弗陵是想找到理由,说明上官家支持他的决定,以便让后宫嫔御生下他的子嗣。

想到这儿,霍光原本只有三分的厌恶顿时升到了九分。

――那位少帝除了妥协,还会什么?

霍光毕竟姓霍,骨子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长乐夜未央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