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长乐夜未央 > 120、厌嫌、退路(1/3)

120、厌嫌、退路(1/3)

上一章长乐夜未央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蕙草的香味是很淡的,其它几种药草的香味也都不重,因此,点燃后,弥漫出来的味道,与其说是香氛,不如说是烟气……

香烟飘散,深吸几口气,便觉得呛得喘不过气来,眼睛也难受得很,不时就流泪。笔@趣@阁。。

丁外人出为例外,感觉眼泪实是压不住了,他只能抬手,以袖掩面,不着痕迹地揉眼。

这一番动作看在鄂邑长公主的眼里就是另一番意思了。

――丁外人实在是觉得自己太委屈了……

鄂邑长公主不由就心软了,也就缓了脸色,见他低眉顺眼地闷不吭声,她便语气温柔地开口问道:“丁君觉得……燕王……大事可期?”

……功劳什么的……

――终究是要有可赏之人,才值得去争!

丁外人心中一凛,却是不敢稍有犹豫,放下手,深深地伏首在地,以再诚恳不过的语气对鄂邑长公主道:“长主,并非臣擅兴大逆之念,请长主三思。若有勤王之功,燕王乃先帝长子,便是大王忠贞不二,燕国诸臣焉能不冀大功?”

鄂邑长公主顿时凛然。

――是啊……

――若是燕王立滔天之功,今上……能酬以何赏?

――同是先帝庶子,燕王尚居长……

――今上连祖宗大业都不能守……燕王……取而代之……又算什么错?

――怕是史笔之下,汗青之上,还要记下其拨乱反正的中兴之功!

……就像周平王……

――结党母族,弑父篡逆……

――赂结犬戎,镐京毁于一旦……

――东迁雒邑,弃祖宗之地于不顾……

――哪一桩不是大逆,哪一桩不是大罪?

可是,史家笔下,只记得,这位周平王,东迁避寇而存周祀,何曾记得其它?

……其实……又何尝能怪平王?

――所有这些,早在幽王废申后与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的时侯,就已经是注定了……

――出自太姜一脉的申国与周室世代联姻,绝对不可能容忍周天子这般羞侮自己的女儿与外孙。

――当时的平王不过才十多岁……

……在这样的存亡大计上……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所以……也怪不得他啊……

“上年幼……并非无能……”鄂邑长公主摇头,“燕王……”

――燕王会愿意给少年天子机会吗?

鄂邑长公主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丁外人悄悄抬眼,瞥了一眼鄂邑长公主,看清楚她的脸色后,心中更加笃定,不过,再开口时,语气仍然是紧张惶恐的。

“长主,臣方才就说了……”丁外人小心地提醒。

――燕王……也可能……身不由己啊……

――既然勤王之功都立了……燕国百官岂会不动心……

――再进一步……就是拥立之功啊……

鄂邑长公主低头不语,手按在漆案的边缘,狠狠地用力,以致于可以清晰地看到手背上爆起的青筋。

“你觉得……燕王一定会……”鄂邑长公主仍然在犹豫。

――与燕王联手,勤王保驾是一回事;与燕王联手……篡逆……

鄂邑长公主不由自主地颤栗起来。

丁外人抬起头,看着鄂邑长公主,郑重地点头――毫不犹豫地打破了鄂邑长公主最后的一点侥幸。

――真的是侥幸。

――燕王是什么人?

――刘据与刘闳死后,他是实实在在的长子。

归根结底,立嗣不过三条――立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长乐夜未央章节列表下一页